经过资格审查、现场评审、综合评分、结果公示等环节,9月3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公布,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等级复审,再次被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来,东莞首家以新标准、全流程通过复审的三甲医院,标志着该院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迎来更新的发展。
“近年来,医院以三甲复评为契机,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前举行的现场评审汇报会上,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认为,医院立足等级评审,瞄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管理由传统粗放型逐渐向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转变,有力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医院的学科实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居于全市公立医院的前列。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自2012年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后,东莞市边海湾中心医院就踏上了三甲复审之路,这途中有磨砺与坎坷,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2021年4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广东省实施细则》,全院上下积极行动,学标准、找差距、补短板、促发展,全力以赴备战三甲复审。
今年7月29日至31日,以徐学虎教授为组长广东省医院管理评价质控中心专家组一行莅临医院,进行了质量与品质强化培训;专家组围绕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品质、加快推进三甲复审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滨医团队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中一支信得过、敢担当、善作为的医疗尖兵。”在强化培训汇报会上,东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志云充分肯定了医院的作为。
9月2日至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以张忠林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医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等级现场评审。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东、医政医管科科长王惠斌等领导出席汇报(反馈)会。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志云
医院院长李杰现场汇报
在医院院长李杰详细汇报了医院评审准备情况后,专家深入走访各科室、各部门,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职工及患者访谈、个案追踪、现场演练等方式,对医院功能与任务、临床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三甲复审现场评审通过!”9月5日上午,在反馈会上,张忠林代表专家组郑重宣布这一成果。他表示,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按照2011年版和2020年版“两套标准”持续改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专家组代表张忠林
三甲复审既是对医院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医院党委书记谢炎燊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落实好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早日建成市内有口碑、湾区有地位、省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区域中心医院。
医院党委书记谢炎燊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面整改,围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谋篇布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业绩启航新征程。”副市长黎军期待,东莞市滨海湾医院全力打造高水平区域中心医院,为东莞市乃至大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甲征程路,回首满径花
东莞市滨海湾医院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太平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是全市最早的三所“人民医院”之一。在68载的接续奋斗中,医院始终不忘“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秉持“患者至上,真诚关爱”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守护滨海湾片区及周边地区300多万群众生命健康,为建设健康东莞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医院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聚焦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勇于开拓进取,持续攻坚克难,2019年成为东莞市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启动新院区建设并通过三甲复审,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位居全市医院前列,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推出“党建查房”和“风纪查房”,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用行动展现担当、诠释忠诚。第十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规范化建设先进党支部”,5个党支部范例入选局直属机关党委100个党建范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制定医院章程、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应急预案,坚持“三甲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三甲化”,管理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转变。
二是加强人才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健全人才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2019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79名;拥有省、市级各类优秀医学人才100多人,其中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人,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4人、东莞名医11人。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现有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市各类重点(特色)专科12个,其中重症医学科每年实施ECMO例数在全省三级医院中位列前15名,区域医疗中心龙头作用愈加彰显。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完善医学科研创新体系。
三是全面落实优质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综合查房和“温暖在滨医”优质服务行动,持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努力让患者获得有温度、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建设智慧医院,推行互联网诊疗,实现挂号缴费、报告查询、健康档案等信息一键可查、上下互通、同城共享,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立体智能停车库,对外租赁停车场供员工停车,把院内车位留给就医群众,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获得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多项大奖。
四是坚持医院的公益性,对外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医院对口帮扶市内外6家基层医院,累计外派医疗骨干援疆、援藏、援黔、援外17人次,援藏干部、疼痛科副主任李卫星在西藏林芝工作成效卓著。坚持服务为本,15个党支部与周边社区、学校等31个基层党组织实现结对共建,经常开展义诊宣教、志愿服务、送温暖,助力健康东莞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筹院内、院外双线战疫,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荣获“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东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30人获得省、市的表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将务实笃行,踔厉奋发,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高标准建设长安新院区,领航区域医疗事业发展,为护佑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再立新功。
【记者】欧雅琴
【通讯员】林序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