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社厅|构筑人才高地,厚植民生福祉

南方日报

“获评正高职称是从未曾想过的事,既是荣誉也是激励。”今年9月29日,从业40余载的粤式羊肉煲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文平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后,难掩内心激动。当天,“三项工程”高层次人才颁证仪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目前,广东全省共8070名技能人才获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有115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人社部门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三项工程”纵深推进、社保水平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提质增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其中,作为广东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广东省人社厅还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推动人社部、广东省政府不断完善战略合作机制,深化人社领域创造性引领性改革,深入实施大湾区“就业通”“社保通”“人才通”“治理通”工程,助力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持打造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引领探索出一条促进人才要素便捷流动、民生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陈君辉(右)和李俊鸿(左)夺冠后欢呼。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陈君辉(右)和李俊鸿(左)夺冠后欢呼。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深入推进“三项工程” 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

粤菜师傅高飞以美食为媒,帮助乡村挖掘和发展特色优质食材,开辟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美味之路”;广东技工梁振纬以技能为翼,站上国际大赛领奖台,实现做无人机工程师的梦想;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宋丽荣以服务为本,通过“南粤家政”培训课堂学习的精湛技艺,收获了客户好评……随着“三项工程”向纵深发展,广东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厨房到车间,从舌尖到指尖,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制造,在广东大地上,“三项工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粤菜师傅”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东技工”产业支撑力越来越强,“南粤家政”服务群众能力越来越足,实现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以“粤菜师傅”工程为例,广东已推出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587个,评选出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10个,通过串起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开辟出一条美味的乡村振兴之路。

“00后”朱惠珊从山城姑娘一路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毕业后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创新改进的涂面返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显著提升车间生产效率。截至今年8月底,广东技能人才总数达1804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达602万人。

2021年9月17日,“感知广东——粤菜师傅话中秋”体验活动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罗一飞 摄

2021年9月17日,“感知广东——粤菜师傅话中秋”体验活动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罗一飞 摄

通过“三项工程”,越来越多掌握技能的劳动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要,他们也因此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其中,“南粤家政”工程聚焦“一老一小”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培训项目,着力弥补家政服务业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供给不足等短板。目前,广东有家政企业2.68万家,家政从业人员超127万人,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645个,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家政服务。

另外,广东把“三项工程”导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在广西、贵州设立“南粤家政”服务网点,帮扶西藏林芝、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老百姓因“三项工程”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

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在服务大局中书写担当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六保”之首。十年来,广东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00万人;今年1月至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8.24万人。截至2021年,全省就业人员7072万人、约占全国1/10。

近些年,广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主体、扩岗位,抓重点、兜底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态势。2018年至2021年,广东就业工作连续4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1年4月13日,“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百校万企公益招聘系列行动——博士科研人才专场引荐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2021年4月13日,“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百校万企公益招聘系列行动——博士科研人才专场引荐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通过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广东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连续出台1.0至3.0版“促进就业九条”,从“促”到“稳”,全面落实稳岗返还等惠企政策,提升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力度;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实施免申请、承诺制、送上门等方式,2020年全省稳岗返还超133亿元,2021年广东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覆盖所有大中小型企业,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岗成效显著。

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广东今年打好一系列助企纾困、稳保就业的政策“组合拳”,实施“返、提、保、降、缓、补”六方面政策措施。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预计惠及企业超170万户,返还失业保险基金超53亿元;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预计全年可释放基金55亿元,惠及百万人。

“受益于助企政策,企业的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全部减半征收,5个月内减免社保费用超300万元,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红利。”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文光说。通过充分发挥社保“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功能,广东仅2020年就免减延缓306.8万家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1970.6亿元。

今年3月11日,“2022年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百校万企公益招聘系列行动——国企引领专场洽谈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摄

今年3月11日,“2022年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百校万企公益招聘系列行动——国企引领专场洽谈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摄

在支持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广东连续三年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行动,每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0%;实施“南粤春暖”行动,举办数千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完善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机制,外省籍在粤务工脱贫人口408.5万,占东部8省市吸纳脱贫人口务工数的44.7%。

深化人社领域改革 助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建设

2021年,香港青年黄奕贤通过香港特区政府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来到深圳,现任职于前海一家深港融合的创业公司。“香港青年和深圳市民一样享受社保待遇,而且办事流程简便。”今年2月,他搬进心仪的人才安居房。

近年来,聚焦“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广东持续深化人社领域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广东省人社厅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政府和人社部签署的部省战略合作协议和补充协议,实施大湾区“就业通”“社保通”“人才通”“治理通”工程,高质量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推进引进外籍家政服务培训师、特殊工时管理等改革试点,带动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为拓展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空间,广东多措并举畅通就业执业“快车道”、打破事业单位“玻璃门”、打造创新创业“助推器”、织牢劳动关系“保障网”。比如,出台《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实现港澳青年“能报、能考、能聘、能管、能用”,累计超1500人次港澳居民报考。

“在广州,我终于圆了教师梦,找到人生的前进方向。我们香港青年要珍惜时代机遇,唯有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从教一年半的港籍教师冯富荣说。

广东创新实施湾区“社保通”,推动社保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有力保障港澳居民社保权益。目前,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近30万人次。广东在珠三角188个社保服务大厅提供澳门社保“在生证明”协办和咨询,珠海社保惠澳跨境服务网点增至73个;在横琴设立“粤澳社保一窗通”专窗,提供粤澳两地社保服务。另外,加快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和金融功能跨境通用,截至今年8月底,社保卡港澳居民持卡人数23.29万人。

潮涌珠江,奋楫前行。广东人社部门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用足用好部省战略合作平台,全力抓好“两协议一清单”落实落地,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人社领域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推动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11月,“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媒体探营”主题活动在广州举行。图为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沙太校区国赛基地,学员展示汽车喷漆项目。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2020年11月,“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媒体探营”主题活动在广州举行。图为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沙太校区国赛基地,学员展示汽车喷漆项目。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一线案例

用技能为大湾区未来“添砖加瓦”

夏秋之交的广州,在黄埔区“大湾区科创走廊新光谱”项目工地上,超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即将封顶。“这是科学城在建项目中的最高建筑,我全程参与了这栋楼的施工,看着它拔地而起。”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00后”技术员钟清闲自豪地说。作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室内装饰设计(国赛精选)项目冠军,他扎根一线,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

“技行天下,能创未来”,这是钟清闲的微信签名,也是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口号。2020年12月,还在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就读的钟清闲一举拿下室内装饰设计项目冠军。第二天,他便收到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建筑集团的入职邀请,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广东技工’工程带来了很多机会,我希望能在一线不断精进,得到更大提升。”很快,他便进入广州建筑集团下属的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技术部,成为一名技术员。

“工作带给我全方位的成长,比如参与编写施工方案。它是一个项目的基础,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涉及的知识、技能广泛。”钟清闲举例,一本施工方案少则两三百页,多则上千页,包含一个项目从筹备到完工全流程、全方位的工作,因此,作为编写技术人员,往往需要查阅数十倍的文献资料。

作为部门里最年轻的技术骨干,钟清闲为团队注入了不少新活力。比如,他在工地观察到,工人们在施工时,往往会使用钢筋进行固定剪力墙,但操作不易、效果也有待提升。于是,他结合在校期间的竞赛经验,做出一套简单、易操作、可重复利用的定位装置,既提高了施工质量又环保。如今,这套装置已被广泛使用于“大湾区科创走廊新光谱”项目中。“得益于技能院校的实操课程,我通过在现场发现问题,并调动经验和技术,改进工艺或优化材料,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

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中的挑战,钟清闲还利用休息时间钻研专利技术,目前他已经申报了6项国家专利。“专利申请能发挥我们技能人才的实操优势。”他说,技能院校学生强于实操,硕博毕业生强于理论。“对企业和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二者各有优势,缺一不可。”

在广东,还有无数年轻人和钟清闲一样选择投身技能,万里挑一的汽修女孩朱惠珊,“世赛金牌兄弟”张志坤、张志斌,秉承匠心投身5G“智造”的创业者江允喜……随着“三项工程”持续推进,全省技工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15万人,占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六分之一。年轻技工们凭借精湛的技能投身于大湾区建设,舞台广阔,大有可为。

赓续奋斗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今年9月19日,以“博揽天下英才 共创人才湾区”为主题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珠海启动。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的具体行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9月30日,已有580个项目报名参赛。

“在大湾区建设中,青年人才要打开视野、敢拼敢闯,祝愿每位参赛者享受比赛。”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陈嘉莉说。过去数年,她瞄准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瓶颈技术难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兴农为己任,埋头攻关。去年12月,她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揭榜领题赛组别金奖。

这是广东厚植成长“沃土”,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广东人社部门围绕服务“双区”和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建设,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以深入实施“湾区人才”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奋力实现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我们不断优化完善博士后引育留用政策,搭建了一批集聚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质平台,打造出一支规模大、质量优的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说。

目前,广东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科研工作站589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424家,在站博士后超1.1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4万人,均约占全国七分之一,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行业分布广泛、广东特色鲜明的博士后工作体系。近5年来,广东博士后进站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长率在19%以上,每年新增人数稳居全国第一。

2021年12月,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戴嘉信 摄

2021年12月,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戴嘉信 摄

人才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平台。围绕服务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广东人社部门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搭建科技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载体。2021年,广东省承办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并斩获47枚奖牌、10枚金牌,实现金牌奖牌“双第一”、办赛参赛“双丰收”,现场促成55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金额11.36亿元。据初步统计,目前共有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125个创新赛项目、72个创业赛项目有意向在广东落地,其中29个创新赛项目已落地,5个项目正筹划落地,揭榜领题赛已有10个广东项目需求张榜企业与15个揭榜人才团队成功签约、开展合作。

“赶考”无止境,奋斗不停息。广东人社部门将持续推动博士后工作沿着国际化、高质量和创新发展方向前进,培育壮大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技能+”嘉年华上,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展示VR无人机项目。

2022年8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技能+”嘉年华上,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展示VR无人机项目。

数读

●“三项工程”高质量推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实现技师学院、高职院校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实施免学费政策,近3年为技工院校122.9万人次提供免费入学资助。全省共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9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50人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89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得南粤创新奖、296人获南粤技术能手称号

●专业技术人才提质增量。截至2022年8月,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873万,其中高层次人才87万,较2012年底的487万和53万分别增长79%和64%,10年间年均新增高级职称人员约3万人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提升。2012年至2021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年度仲裁结案率从92.28%上升至96.83%,年度调解成功率从70.13%上升至78.51%

【记者】龚春辉 唐亚冰

【通讯员】粤仁宣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