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海区大沥镇许海中学微信公众号
录入:家促会大沥办事处 林志权
和“假期综合症”说拜拜
七天小长假即将过去,
而你,
是否已经完成了假期作业?
是否已经收拾好了回校的物品?
是否已经准备好和老师同学们见面?
更重要的是:
你是否已经和“假期综合症”说拜拜?
如果还没有,
许海中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为大家准备了一份
假期返校心理调适小tips,
帮助大家摆脱“假期综合症”,
开启元气满满的十月学习之旅!
01
Tips1:
调整情绪
Law
假期里,不少同学处于松弛的状态,转换到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时,难免感到情绪低落和焦虑。
当出现负面情绪,可以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可以找好朋友、家人倾诉困扰;可以通过听音乐、写日记或者适当的运动,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合理宣泄出来;也可以试试“SWTC”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①Stop“停”——中断负向思维的扩展
首先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气吐出去,让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气,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气。然后花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件美好的事情。
②Write“写”——勇敢表达负面情绪
拿出笔记本,将自己现在的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并写下当下最困扰自己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③Think“思”——开启理智积极思考
在头脑中思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通过回忆成功时的自信感受,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可以渡过当下的难关。
④Change“换”——换一种思路思考
再拿出笔记本来看一看,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分散注意力,找朋友将自己的不安讲出来,适当运动等等。
01
Tips2:
调整生物钟
Law
在从假期模式调整回上学模式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请不用太过担心,适度焦虑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调整自己,我们应该积极看待它,理性看待这个“心理缓冲期”。
同学们可以借助各种力量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以保证每天都可以有饱满的状态学习,如:制定一个符合学校生活作息的时间表,定好闹钟,按时起床、学习、运动和睡觉;请家人监督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做事效率,及时小结和改进,慢慢收心、平稳衔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01
Tips3:
积极锻炼
Law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可进行跳绳、打球、仰卧起坐、健身操等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减缓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以改善睡眠,提升自我效能,帮助我们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01
Tips4:
转移注意力
Law
返校前,同学们要学会接受家长的意见,主动克制自己,逐渐减少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同时逐渐增加学习的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复习假期前学过的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等,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预习新知识,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在返校后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时不懂的知识,更要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还可以去逛逛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浓浓的书香,适当添补一些新的学习用具和书籍,做好上学准备,让心逐渐沉静下来。
01
Tips5:
制定学习计划
Law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同学们在返校前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立一个简明可行的小目标,反思自己学习策略和技巧,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探索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返校后陷入“无效用功”的困扰之中。在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计划后,可以同宿舍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去执行,希望大家能够信心满满地开始,最终也收获满满。
设定计划的原则
01
Tips6:
营造良好人际关系
Law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助力我们完成学业,战胜困难和挫折,提升幸福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要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尊重友爱、相互关心与支持帮助同学、老师;要多多宽容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和共情;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遇到困难彼此倾诉;与家人良好沟通,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多观察学习身边“人气王”的特质,增强人际吸引力,提升个人魅力。
01
Tips7:
寻求帮助
Law
如果你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或心理不适应等问题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和缓解,一定不要闷在心里,你可以主动、大胆地寻求同学、家长、老师的帮助,寻求解决方案。如果还是无法调解,心理中心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愿意倾听你的心声,为你排忧解难。
(一)学校心灵驿站预约方式:
1、通过班主任预约;
2、通过心理委员预约;
3、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到心理办公室接待区找心理老师进行咨询。
(二)预约开放时间:
大课间:9:30-10:00
中午:11:30-12:30
下午:16:00-18:00
(三)线上心理支持
1、广东省心理援助热线:020-12320-5,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020-12355,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0:00。
2、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晴热线”:18011959205;
添加微信:1801195920;
发送邮件到:psyguang@126.com。
3、佛山市心理援助热线:
0757-82667888(24小时)
4、(区团委)——南海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心理援助热线:0757-81212355,周二至周六,9:00-21:00
5、区卫生健康局咨询服务热线:81812345,每天8:00-20:00热线直接连接到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由心理专家为市民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
6、区、镇妇联设有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维站和妇女维权热线12338,根据来电来访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7、部分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高校
(1)中山大学
拨打热线电话:15603068808;
添加QQ:1805272315;
发送邮件到:mhecc@mail.sysu.edu.cn
(2)华南师范大学
拨打热线电话:18011959205,
添加微信:18011959205。
同学们,
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始新的征程,
让我们收拾好心情迎接新的挑战,
让我们准备好在十月的校园相聚吧!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联删)
文案:陈晓澄
审稿:简就文
美编:陈晓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