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市民骑乘摩托车通勤、郊游等出行频繁。然而生命脆弱,一个个血淋淋的惨痛事故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切不可心存侥幸。市民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出行,应避免通行隐患,保障交通安全,守法驾驶,平安出行!
01
案例一:酒驾
早前,鹤山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在经过红绿灯路段左转弯时,因超速行驶导致侧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约10秒后,同样是超速行驶引起的第二起事故发生了。一辆行经该地的摩托车,超速且闯红灯行驶,径直撞进侧翻的货车车厢内。
据了解,重型半挂牵引车司机因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和违反道路交通信号黄灯警示通行,承担货车侧翻事故的全部责任;摩托车驾驶员因醉酒驾驶机动车,且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红灯)通行,承担第二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02
案例二:闯红灯
近日,开平一名男子驾驶摩托车撞上一辆行驶中的小车,摩托车驾驶员因惯性被凌空甩起后重重落地,全身多处受伤,结果还要负全责,只因他闯红灯。
03
案例三:逆行
2022年4月25日,台山一位阿伯李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与一辆驶入主路的小车相撞。事故发生过程中,阿伯李某没有正确佩戴好安全头盔,在倒地的一瞬间头盔脱落导致头部受伤,好在经医治并无大碍。事故还造成双方车辆不同程度损坏。
广大驾驶人
驾车出行一定要遵规守法!
速看!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警示片
《血泪的代价》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安全出行注意
1、无证无牌是违法
驾驶摩托车应当依法取得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并且随身携带驾驶证,悬挂机动车号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无证驾驶,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2、驾车陋习不可有
驾驶人开车接打手机时,将无法有效地控制车辆,安全隐患特别突出;且接打手机时,人的精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紧急情况下驾驶人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更谈不上安全有效的处置。
3、驾驶姿势要正确
总体来说,驾驶人正确的驾驶姿势应该是身体自然放松,两眼平视远处,人与车形成一个整体。长时间驾驶时,正确的驾驶姿势能够减轻驾驶人的劳动强度,预防疲劳,避免操作失误。
4、骑乘出行戴头盔
摩托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在发生事故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因此,摩托车驾乘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适合的头盔和其他防护装备。头盔和手套可在事故中缓冲驾乘人员头部和手部受到的冲击,在寒冷天气中还有防寒防风的功能,雨天则可以避免湿滑引起的操作失误,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护具,包括护手、护腿、护背等。驾驶人最好着颜色明艳的衣物或反光衣,切忌将外衣反穿挡风御寒,以免影响正常操作,发生事故。
5、酒后驾车最危险
人在饮酒后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增高,会出现中枢神经麻痹、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进而导致运动机能低下、操作动作迟缓等问题,极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
6、行车超载危害大
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载人载物加剧了车辆的不稳定性,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法律规定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要按照行驶证上的核定载人数载人,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摩托车不得载人,不得运载超过规定高度的物品,不得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7、大型车辆要远离
驾驶人在道路上行驶应尽可能避开大型车辆。大型车辆因高度和长度的关系,会在车辆周边产生一定的视觉盲区,一旦大型车辆突然变更车道或紧急刹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8、超速抢道太危险
普通道路受通行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国庆返程期间车流量剧增,路况非常复杂。不少摩托车驾驶人超速行驶,或在车流中来回穿插超车,极易因紧急刹车侧翻而酿成事故。法律规定,摩托车应当在最右侧车道行驶,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和道路中心线的道路上,除要求靠右行驶外,还应遵守城市道路限速30公里/小时、公路限速40公里/小时的规定。
选择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出行的市民
请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来源:综合自交通事故法律法规、江门交警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