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虎门炮台怎么修?这些幕后故事你绝对第一次知道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订阅

打开地图搜索“虎门炮台”,可以看到其位于珠江口岸。据记载,虎门炮台素有“中国南方海上长城”之称、“金锁铜关”之誉,在海岸设防中起到控制咽喉的作用,在鸦片战争及其后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世界禁毒史和中国近代史开篇的重要见证之一。

1982年

1

虎门炮台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

3

1996年至2001年已完成了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期工程,对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和销烟池旧址进行了维修,筹建了海战博物馆。

2015年

5

2015年7月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一阶段工程正式开始,2016年11月工程完成施工,2018年验收合格。施工内容包括沙角炮台、南山营、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的部分区域。

1987年

2

广东省人民政府划定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13年

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并实施《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保护规划》。

2022年

6

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开始实施,分别对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定洋台、蛇头湾炮台、临高台等四处文物遗址进行修缮。

虎门炮台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

历经风雨沧桑的虎门炮台遗址究竟是怎样维修的?

下面请跟着我们的文字盘点,了解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感受曾经发生在虎门炮台的峥嵘岁月。

Top

盘点本次维修之“最”

★  最    “长” ★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

寨墙寨墙,数你最长!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是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中最长的建筑。全长1453米,高约2.1米,厚约1米,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外向的八字形枪眼。

明洪武年间

虎头山(即大、小虎)已垒营设防,称为“讯地”。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移营至武山(威远岛上),名为“虎头门山前寨城”,后因水浅不能泊船而废。

清初

迁至三门口(即九门寨),名为“虎头门山后寨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

又迁至石旗岭(即大人山),由东莞人士捐银7400余两修筑寨墙,长186丈,用三合土夯打而成。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扩建城寨,用砖石砌成。

嘉庆十五年(1810年)

设置水师提督,衙署皆设虎门寨内,成为广东海防最高指挥部。当年,关天培在寨墙下的衙署里运筹帷幄,巩固海疆。

修缮前的寨墙杂草丛生、塌损严重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全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多处墙体因风化导致局部坍塌,或者大面积倒塌;墙面生长杂草,一些树根对墙体造成严重破坏。

本次施工包括清除生长在寨墙上的杂草和植物根系,清理墙面污垢,采用黄泥石灰浆修补人为凿孔,人工拍实风化浮土表面。对坍塌的残墙体缺损部进行修补,对顶部加铺三合土压顶。

寨墙清理

1

2

修缮前的寨墙

即将完工的寨墙

★  最    “豪” ★

定洋炮台

论起此次修缮中最“”豪华”的建筑,必定是定洋炮台的清兵营房。清兵营房共三间,总面宽14.85米,进深9.95米,为目前东莞管辖的虎门炮台规模最大的一间营房遗址。

拱券及西洋式柱头,加上砌筑材料的青砖和红砖,兵营的西式风格特点相当明显。定洋炮台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春,位于威远岛东南端之鹅山上。与第一道防线的沙角炮台遥相对应,扼守从三门口进入太平河道之要冲。

本次施工包括清理门楼拆除坍塌墙体并修复门。清理暗道及炮位,修复缺失的水泥砂浆地面。修复清兵营房三合土地面和屋顶、券拱门、门窗等。清理练兵场,对残墙进行加固。

修缮前使用钢架支撑的定洋台清兵营房正立面

修缮后的定洋台清兵营房正立面

修缮前的定洋台清兵营房侧立面

即将完工的定洋台旧址清兵营房侧立面

★  最    “大” ★

蛇头湾炮台

蛇头湾炮台为本次修缮中规模最大,也是故事最为丰富的一处遗址。

炮台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856年被英军破坏。1883年修复。蛇头湾炮台建于山脊地势平坦处,与南山顶炮台、镇远炮台呼应。蛇头湾炮台的建立使原来的“三远”炮台如虎添翼,加上江中横档岛上的横档炮台,三处如“品”字,所辖水域为出入广州之咽喉。

现存的蛇头湾炮台有两个炮位和一圈围墙,围墙沿着蛇头湾山顶地势平坦的四周修筑,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环护着炮台,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墙体用三合土夯筑,厚约1.42米,高1.73米。

本次修缮中,施工人员意外在练兵场区域发现了4门道光时期佛山铸造的铁炮,这批铁炮是蛇头湾炮台建成后投用的第一批大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施工包括修复坍塌的暗道和墙体,清除坍塌物和杂草、杂土。清理围墙污垢,对倾斜三合土墙体进行校正和加固,对开裂、松散的墙体进行修补和拆砌加固。对练兵场进行清理和加固,增设巡查通道。对清兵营房局部缺损进行修复。

坍塌损毁严重的清兵营房

蛇头湾炮台通道

及券顶施工

蛇头湾炮台

炮池掩体墙施工

即将完工的蛇头湾炮台清兵营房

即将完工的蛇头湾炮台练兵场区域

★  最    “秘” ★

临高台

临高台,是本次修缮中最为隐秘的一个炮台。该炮台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濒海台上方旗山山腰建造,为明台暗室组合。安放大炮处为明台,炮巷深长。两侧暗室为弹药库和兵房。炮位系水泥、砂石混凝土筑成;暗巷暗室用石、砖叠砌。

临高台居高临下,补充濒海台之不足,又与之一气相连,声威互壮,扼守相宜。

本次施工包括修复炮池壁,铲除墙面风化抹灰,清理剥落表面污渍和植物根系。铲除水泥砂浆地面,夯实基层,修复三合土地面。清理通气孔,安装气孔顶盖。

修缮前缺损严重的临高台炮池

已复原的临高台缺损炮池

虎门炮台修缮历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审定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方案的复函》(国办函[1996]5号)“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的要求,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至2001年已完成了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期工程,对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和销烟池旧址进行了维修,筹建了海战博物馆。根据文物遗址的轻重缓急的保存状态,将第二期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虎门炮台旧址

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

为了再现虎门炮台的雄姿,让每一处砂石都映照遥远的历史记忆,更好地承载人们对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段动荡历史的感慨,鸦片战争博物馆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这些努力不仅仅限于施工现场的一沙一石,甚至早在泥水沙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目前开展的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项目于2017年8月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2018年10月,其勘察设计方案于获得广东省文物局批复。2021年10月,该项目获东莞市发改局批复。整个修缮工程概算总投资879.69万元,经公开招标,确定潮州市建筑安装总公司为施工单位,广东立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工程监理单位。

我们的努力

召开技术交底会,

把困难想在前头

在今年4月初,专门召开了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技术交底会。会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专家就施工图、技术难点、施工计划等进行了介绍。就三合土实验、索道设置、毛石供应、寨墙加固强度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开展馆校合作,

为修缮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开始,鸦片战争博物馆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进行合作,共同对虎门炮台旧址中的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蛇头湾炮台等7处遗址的三合土进行了现场检测和取样分析,并取得了研究成果。该成果“中国广东虎门炮台遗址三合土的综合分析”已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上在线发表。这项工作为此次修缮工程中三合土的运用提供了更有力的科技支持。

多方协调,

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此次修缮工程的4处文物遗址分布在虎门镇多个社区。为了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在虎门镇宣传文体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馆多次与虎门镇的虎门寨、沙角、南面、镇口等社区以及虎门水厂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得到这些社区和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经过一、二期的修缮后,9座炮台、1处寨墙及相关道路设施将于2022年底修复完毕,炮池、弹位、兵营、围墙等重新展现出原貌。

修缮完成后,鸦片战争博物馆拟在定洋炮台的清兵营房内,开展专题展览,展示炮台历史沿革、建造技术、历史故事等相关资料,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多重属性。敬请期待!

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订阅号

审校:殷柱华、林献齐、刘燕

编辑:沈海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