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双叶”!防疫“剑与盾”!!!

茶山快讯
+订阅

疫情防控指挥办

作为镇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大脑中枢”

扮演着重要角色

指挥办的成员们

承担着数据汇总、上传下达、

协调各方等多重任务

为镇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办

叶燕华所在的一组

主要负责应急管控、流调溯源、

隔离转运等工作

像一把 “利剑”

面对疫情,快速出鞘

有力处置控制疫情

而叶高山所带领的二组

则是坚固“铁盾”

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哨点监测

筑起疫情“防护墙”

他们的姓氏都是叶

也被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办

戏称为“双叶”

是茶山防疫“剑与盾”

今天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系列报道

就带大家走进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办

了解叶高山与叶燕华的故事

↓↓↓

叶燕华

发挥“利剑”作用,筑牢防疫阵地

早上8时30分,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办准时召开每日复盘部署会议。临近党的二十大召开,指挥办的工作尤为繁重。会议期间,叶燕华电话不断。布置好组内工作后,他便匆匆拿起文件出发前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叶燕华车上长期放着一个行李箱,打开一看里面都是手套、N95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及一套干净的衣服。“现在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周边城市多点散发。特别是国庆假期,东莞人员流动增加,我们工作压力增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情况,我们要时刻待命。”

“这个铁栏应该放这里,弄错了,这个区域是搭建起与外界分割的缓冲区,快递应该放在这里。”来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叶燕华仔细检查外围的功能区域划分情况,并一一指出问题所在。

检查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后,叶燕华又马不停蹄前往茶山镇流行病学调查中心。该中心于今年8月完工,既是为支援本地的医护及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生活场所,也是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储备点之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将迎来考核。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茶山镇卫健局党支部委员叶燕华告诉茶山囡:“我们经常这件事情还没干完,就有另外一件事需要马上处理,我们觉得一天24小时都完不成工作,夜里开会经常开到凌晨。”

叶高山

组起防疫“铁盾”,扛起后方保障

每当茶山开展核酸循环抽检,叶高山都要在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认真查看核酸采样和检测数据,并根据数据实时情况,下达相应指令。

据介绍,为进一步统计数据,摸清镇内核酸检测人口数量,指挥办需要分时间段精确统计。“一般上午核酸检测结束之后,我们就要做一次比对,下午上班前做一次,然后晚上结束后再做一次比对。每天几万人的数据,都是一个人完成。从系统导出数据后,还要再比对一次,避免出现错误。”

“我们定期会组织医生上门给老人进行评估,有些老人血压或者血糖比较稳定的,符合接种疫苗条件的,我们都会上门去动员尽快进行接种。”在做好核酸检测数据统计工作的同时,叶高山还想方设法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筑牢免疫屏障。

在镇内民营医疗机构,叶高山检查哨点监测工作。“你们发现市民有感冒、发烧等十大症状,特别是发热、咳嗽等,一定要让他们尽早到茶山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遵守核酸结果出来前留院观察的规定,发挥各哨点在疫情防控‘早发现’中的雷达作用。”通过加大对哨点监测机构,包括茶山医院发热门诊、辖区内医疗机构、药店等的巡查和督导,做到“主动防,早发现”,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屏障。

近三年,茶山镇疫情防控指挥办的工作人员,以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完成疫情防控中的各项任务,坚守住茶山的“健康大门”。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既需要“双叶”这样的卫士,也需要我们每个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自觉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才能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出品 | 茶山镇融媒体中心

编辑 | 刘晓钧

记者 | 徐小媛

图片 | 谢锐坚

责编 | 罗舒、苏路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