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万江以“三张牌”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南方+ 记者 夏颖燕 张仕婷 2022-10-03 17:05

国庆假期,早上,漫步在“三江六岸”滨水岸线,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中午,到莞香楼与三五知己相聚,一起品尝水乡风味;下午,到东江之星逛街购物,解锁“买买买”的乐趣;晚上,到下坝坊点一杯清酒,享受水乡都市的夜生活……

无

万江街道,地处东江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乡生态资源,金鳌洲塔、何氏大宗祠等历史文化沉淀为万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而华南摩尔、首铸万科广场等优质商圈,以及莞香楼、栗子猫食堂等传统和网红美食店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完整的商业和美食配套。

近年来,万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致力于深耕本土文化,挖掘万江故事,发出万江声音,积极推动文商旅跨界共融,将龙舟、大汾书画、滘联“神龙”等饱含万江水乡地域标签的元素与美食、文化、商贸等业态相融,聚集成一个个可体验、可娱乐、可消费的文商旅融合项目,为万江街坊和东莞市民构建出休闲与文旅消费升级的新场景,持续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推动经济健康向上发展。如今,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水韵都市”正在崛起。

文旅融合“美食牌”,提升文旅消费体验

美食,是现代旅游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说起万江的美食,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迅速浮现出一幅令人垂涎的画面,新村腐竹、庾家粽、龙船饭等传统美食令人难忘,莞香楼、新福苑等传统酒家令人回味,栗子猫食堂、re咖啡等网红名店令人向往。

无

今年4月,一本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的纪录片《寻味东莞》同名授权书籍出版。在这本241页、19章的书籍中,其中就有万江的一席之地,书中详细介绍了新村腐竹、“灿记”牛鞭汤、下坝鲫鱼粥和肥婆菜馆,为读者开启一段属于万江的寻味之旅。

无

挖掘并推广本土美食文化,对开发本土旅游新业态,提升消费者文旅消费体验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近年来,万江街道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举行“粤菜师傅”烹饪技能竞赛、“江饮江食,寻味万江”餐饮直播评选活动,持续挖掘美食名菜、打造美食名店,正不断扩大本土美食文化影响力,其中,又以拥有26年历史的莞香楼最为有名。

无

莞香楼,始创于1996年,先后荣获“中华餐饮名店”“国家五钻特级酒家”“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粤菜师傅”烹饪技能大赛奖项,是一家以挖掘和弘扬东莞本土饮食文化的知名餐饮企业。该酒楼推出的“莞香宴”,包含莞香麻葛、大岭山烧鹅、虎门虾饼芙蓉云腿、万江鲜支竹焖鱼尾等菜式,消费者可以一站式尝遍东莞代表经典美食。同时,在该店四楼,有一座以东莞本土饮食风俗为主题,展示和弘扬东莞传统饮食文化的“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消费者餐前餐后可免费参观,实地感受东莞饮食文化。

除传统酒家外,网红美食由于其具有的个性化、创新化、高颜值化、服务细致化等特征,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近年来,如栗子猫食堂、re咖啡展览馆、东莞手信等一批网红美食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吸引万江年轻人前往打卡,成为他们周末聚餐、休闲消费的新去处。

无

据悉,接下来,万江也将持续发力,通过挖掘代表性餐饮企业和特色美食,进一步打造万江餐饮“老字号”“人气名店”和“万江名菜”,推动“旅游+美食”融合发展,让更多市民、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加深对万江历史文化故事的了解。

文旅融合“文化牌”,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万江作为东莞著名的“龙舟之乡”“粤曲之乡”和“书画之乡”,不仅拥有沿水而建的滨江体育公园、龙湾湿地公园、龙湾乐跑公园,和彰显水乡文化的金鳌洲主题公园、龙舟竞渡公园、龙舟竞渡岸线,也有彰显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成效、宜居宜业宜游的谷涌滘联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等文旅资源,是富有魅力的“水韵之城”。

无

说起万江文化,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万江赛龙舟”。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万江街道把龙舟文化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高标准建成了龙舟竞渡公园和龙舟竞渡岸线,并与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共建“正丫龙舟文化体验村”,引进龙舟俱乐部、少儿龙舟训练基地、水乡醒狮联盟基地等文化项目。

接下来,万江还将推动龙舟文化与电竞、潮玩等消费新业态深度融合,让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提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玩乐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非遗传承、传播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无

除传承发展龙舟文化外,万江不断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机制。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好、利用好承载着群众家园情结的老街、老屋、古树、祠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通过微改造方式活化历史建筑、优化公共空间系统,推动何氏大宗祠、金鳌洲塔等一批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在保护活化中留住乡愁记忆。

“一直以来,万江的文旅与商业资源都十分丰富,当前,我们正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向外界宣传展示万江‘水韵都市’的魅力,并向市民朋友介绍万江的文旅点位,吸引更多游客来万江参观,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促进文旅产业再升级,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万江街道宣教文体旅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

近期,该部门推出了《走进文旅东莞,邂逅潮玩万江》系列视频,通过主持人探店的形式,带领观众直接走进万江,身临其境地感受万江的文旅资源,这一系列视频一经推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热爱。承载这股东风,该办还推出了《万江留声专辑》观光地图,并结合万江街道吉祥物“万小川”让大家更便捷地获取万江的旅行攻略。

无

市民刘女士说,她是在朋友圈上看到朋友转发《走进文旅东莞,邂逅潮玩万江》系列视频,才认识到万江原来有这么多新潮好玩的地方。她说:“我计划国庆期间约上几位朋友,一起按照视频上的路线走一走,看一看,实地感受我们万江的新变化。”

无

文旅融合“商贸牌”,构建文旅消费场景

商贸是文旅消费的载体。在龙湾湿地乐跑公园看一场音乐节,在华南摩尔海立方环游城吹着空调看海底世界,在坝头1978水岸艺术新天地吹晚风、品美食……这些串联起生活和消费的新画面,正是万江打好文旅融合“商贸”牌,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的缩影。

无

夜幕降临,在坝头1978水岸艺术新天地(以下简称“坝头1978”),一边吹着晚风,一边欣赏河边夜景的市民群众比比皆是,他们在滨水栈道上休闲散步,手里拿着从“后备箱集市”中买来的美式咖啡和青柠茶,三五成群,闲聊工作与生活趣事。

据了解,坝头1978坐拥东江水岸,左邻鳒鱼洲,右邻下坝坊,与工农8号隔江相望,在当前坝头社区积极打造“宜居商贸休闲风貌片区”的发展形势下,该项目以“水岸艺术+文创休闲+娱乐社交”三位一体完美融合的商业模式,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不仅留住万江特有的水乡文化,更吸引一批特色小吃、清吧轻食、书吧、主题会所等商业形态进驻园区,为后续的文旅开发奠定良好的商业氛围,成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游玩、休憩、饮食、打卡拍照。

无

构建新型消费场景后,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万江更开展了一系列促消费活动。今年9月份以来,围绕中秋、国庆两大消费节点,万江街道经济发展局联合媒体及万江三大商圈和万江车企,举办了“域见万江好货”——乐购东莞·商贸万江中秋国庆促消费活动,将派发乐购券约5000张,发放补贴超170万,涵盖万江餐饮、文娱、住宿、玩乐、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等多个领域,通过“线上抢券+线下消费”双管齐下的形式,全力推送万江好货走出去,推进常态化促消费活动取得新提升、新成效,全面促进万江经济发展。

无

多业态文旅消费场景的构建,一改“钢筋森林”城市的刻板印象。接下来,万江街道将立足“双万”新起点,以城市环境高品质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双轮驱动”,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持续发展现代商贸、科创文创、文化体验等新业态项目,并深化利用万江首铸万科广场、滘联社区正丫湾有龙营地、龙湾竞渡乐跑公园等场所资源,围绕夜经济、新消费,增加非遗手工展示、音乐会、主题市集等新型消费场景,构建“文旅+商贸”新模式,吸引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延展万江消费产业链。

【撰文】夏颖燕 张仕婷

无


编辑 黎晗
281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