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一天,广东单元迎来了不少观众,记者采访了多位前来参观的观众,提到对广东元素的印象,“前沿科技”和“非遗文化”二词频频出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沙盘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围观。
自开放参观以来,广东单元的讲解员洪樱芷已经接待了好几批观众。“观众最感兴趣的是科创,现在大家都关心‘卡脖子’技术的发展情况,很多人会问我展览中刀片电池和芯片的发展情况,包括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AG600‘鲲龙’、比亚迪混合动力发动机,这些都是大家特别感兴趣的。“洪樱芷说。
“一进来就看到了芯片,有很多前沿高科技让我大开眼界。”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大二学生陆富平说。
LED屏幕滚动播放广东历史建筑、非遗精品,《醒•狮》系列文创可爱生动,这些内容让观众对广东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看完后,我认为广东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很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以前对广东主要印象是经济好,现在了解到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地质大学的研一学生刘义龙说。
“岭南文化很有特色,独树一帜。”来自某部委的唐先生看完展览后认为广东单元既有现代化的一面,也有很多岭南特色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文化制品和手工艺品展示,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风格。”
其中位于广东单元、香港单元、澳门单元中心位置的粤港澳大湾区沙盘,吸引了不少观众的观看,成为当日的“流量王”。
“大家看沙盘时问得比较多的是科技分布,比如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项目怎么在大湾区布局,在沙盘上的什么位置,我会结合沙盘一一解答。”现场工作人员李仕福说,“区域上大家很关注南沙,交通方面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问得特别多。”
“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整个大湾区非常有活力,从机场就能看出来,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五大机场都在这,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唐先生在沙盘前停留了好一会,他告诉记者自己特别留意沙盘上的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是大湾区在建的重要通道,现在很受关注。”
“之前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印象停留在课本里,今天通过沙盘模型看到了这片区域的微缩版。”刘义龙说,“沙盘一目了然,通过这种方式看到城市群的分布,还是感到很震撼,比图片更有冲击力。”
【见习记者】段江含
【记者】赵晓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