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火炬开发区濠头小区,远山如黛,碧空如洗,背靠五马峰山,建村年岁几乎与香山县同龄,是本土历史悠久的大村落,是乡贤散落世界各地的钟灵毓秀之地。
侨迹探寻
一方祠堂凝侨心聚侨力
据记载,濠头村史上曾有18座郑氏宗祠,然而经过多年风雨,许多宗祠或被改建为民宅、学校、农资仓库等,或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郑氏大宗祠(又称尚纶、尚絅二祖祠)是濠头村现存最大的宗祠。
步入濠头,穿过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村屋,沿着巷道步行数里,豁然开朗,一座高约9米、宽11米的花岗石雕凿构筑而成的牌坊映入眼帘。这座建于公元1637年的牌坊立于宗祠前大坛中轴线上,牌坊上刻有龙凤纹抱鼓石、祥云饰图案,前后横额为“浦江世泽”“昭代褒崇”,一语道出了郑氏族人原居地,更勉励后人奋力向上、努力进取、永不止步。
▲郑氏大宗祠
郑氏大宗祠坐落于濠头一村,坐西北向东南,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距今近四百年历史,占地2865平方米(4.3亩),为三进五间布局,饰大金星厝角,颇有中原汉晋遗风和古越广府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自20世纪40年代起,郑氏大宗祠曾先后作濠头乡公所、学校等场地使用。1955年因扩校将前座拆除,1980年又因危房再将中座拆除,唯一幸存至今的仅有后座。后座现称为“崇善堂”,修旧如旧后保留了原始的黄琉璃瓦当、青砖外墙和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架构等基本原貌,一砖一瓦承载着郑氏后人对先祖的尊敬与怀念。
2005年,郑氏大宗祠正式归还郑氏后人。郑氏家族遵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四个保存”的要求,先对后座进行翻新维修,立起围墙,地面铺设仿古阶砖,天井铺设麻石板,第三进瓦面与牌坊全部翻新,还新建安装了格木门、神龛、厕所及下水道等。
“2016年的国庆节,我们宗祠的文化大院落成庆典,很多海外华侨都回来了,祠堂是必到必看之处。同时也看看村里的变化,找找当年的痕迹,欣赏一下濠头木龙舞。”濠头乡侨联会成员郑志君说,现在祠堂也作为文化场地供村民进行阅读、习古琴等文娱活动。
侨乡人物
建厂修路捐设施,情系桑梓归故里
濠头华侨众多,早在19世纪,村里就有人移居海外。如今,旅居海外的华侨超3000人,郑氏家族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身居异国他乡,但他们始终情系家园,鼎力相助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造福桑梓。
清同治末年(公元1873年),年仅15岁的郑泗全从香山搭乘小号木帆船到香港,再转乘坐大帆船前往澳洲悉尼。在澳初期,他为当地牧主放羊,后来自己垦荒种菜种蔗。存下一定积蓄后,他弃农经商,开起了小商店,并经营着一个二百英亩蔗园,成为了较富有的华侨。心系家乡的郑泗全,1922年携眷十余人回乡,在濠头建起了中西合璧式楼房并取名“荣业堂”,也是现在濠头村民口中的“鬼楼”。1924年,郑泗全发起集资兴建了濠头振兴社,用作华侨、港澳台乡亲聚会、商讨如何振兴濠头经济和福利事业的场所,这是中山早期在农村成立的华侨社团之一。振兴社这座古建筑历经沧桑,寄托了老一辈华侨热爱家乡的情怀,如今被列为中山市重点保护文物。
▲心系家乡的华侨兴建的荣业堂
▲心系家乡的华侨兴建的振兴社
此外,郑泗全还联合乡中归侨、侨眷,合资在濠头二村开设了协和兴米机工场和电灯机厂、织布厂,建起谷仓并教会乡民织布,改善了乡民生活,“这个谷仓是当时中山最大的粮仓了。”
▲协和兴米机工场和电灯机厂
“濠头不少设施都是当年华侨捐建的,比如村委办公楼、托儿所、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很多都沿用至今。”郑志君说。其中,华侨郑华贵特别重视教育、慷慨公益。在日本横滨经营餐饮业的他爱国爱乡,中日邦交恢复后,曾多次携眷回国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1999年,濠头小学建教学楼、植物园、装修侨联会等,他共捐助人民币145230元;火炬开发区政府当年兴建“东镇侨胞之家”,他又乐助日币50万元;1995年,他支援四川省部分地区希望工程,在该省贫困地区捐建了一座高二层,有10多个教室的“均昌”学校,并赠送了一大批台椅。“认识郑华贵,和他打过交道的老一辈,都说他为人正直、豪爽、重情义、讲信誉!”郑志君说。
侨捐沿用
濠头学校至今仍是濠头学子成才起航之地
从涌口正街拐入濠头大街,前行百米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濠头文化广场映入眼帘。在濠头文化广场东北侧矗立着,一方高墙围立的建筑便是濠头学校旧址。濠头学校旧址建于1933年,原是用作小学,如今已成为幼儿园,但历经近百年风霜依然挺拔。
▲濠头学校
循着台阶拾级而上踏入楼内,清凉舒适之意沁人心脾。楼内前部正中设大厅,后部中间纵向设天井,石板铺地。两侧各设置有“南溪祖教室”“松冈祖教室”等多间教室,二层空中有出墙走廊相连。从侧边小门走出,正对着一幢3层楼的教学楼,不少教室的门楣上都高悬着捐赠者纪念名碑,如“郑华贵教室”“郑汝钧教室”“檀香山华侨教室”“港澳乡亲教室”。
“这些都是捐赠者的个人名字或者集体名字。”郑志君说,这幢3层楼的教学楼是1987年村委会筹资新建的,其中郑銮生、郑华贵等旅外乡亲共捐赠了近三分之一的资金。1999年,火炬开发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濠头小学合并到开发区第三小学,校舍出租办濠头幼儿园。濠头的旅外乡亲们知道以后,又纷纷筹资助学,为幼儿园添置教具。
“我爸爸在这里上小学,我在这里上幼儿园,村里部分孩子也毕业于此,每次路过都会想起在这里的快乐时光,感觉还蛮奇妙的。”生于1997年的郑根伟说,国际象棋是濠头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之一,园中的小棋手们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省、市荣誉。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美编:高一瑞
责编:赵攀峰、李明锋
执行总编辑:胡红江、戎明星
总编辑:宋文君
编审:李慧
素材来源:火炬融媒、中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