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在守护患者健康中承担了维护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连日来,佛山市南海区在桂城、大沥、狮山等三个镇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药师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面对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健康管理、饮食运动指导、疑难病会诊等动。
作为健康惠民工程,南海区于2017年初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了首个家庭药师制度,采取统一资格准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工作平台、统一考核机制的一体化管理,因地制宜地趟出了一条创新路,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国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的空白。
药师进基层——桂城义诊服务点。
南海家庭药师队伍不断壮大
80岁的独居老人潘阿婆是佛山市南海区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老熟人,身患糖尿病又经常忘记吃药,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
她的困境这几年得到明显改善:家庭药师梁凤彩给老人送了个药盒,提醒她按时吃药;体检报告显示潘阿婆的肾功能不太好,梁凤彩怀疑是二甲双弧引发的不良反应,立即和家庭医生沟通给潘阿婆换了药。再去复查的时候,潘阿婆的肾功能没有继续恶化,血糖也控制住了。
潘阿婆是南海区居民享受到的家庭药师服务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实施以来,南海区共培养家庭药师300余名,家庭药师签约慢病患者达6万多人次,随访患者2万多人次,参与优化用药方案近4万例,制定用药指导书4万多份,科普宣教7万多人次,帮助清理家庭药箱近万次。家庭药师在帮助居家慢病患者正确服药、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追踪疗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南海区委托清华大学专业团队进行了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签约家庭药师患者,其合理用药的改进和自我认知健康结果的改进认可程度得分分别为3.94和4.10分(总分5分),进一步表明,家庭药师在帮助居家患者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及改进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慢病患者获得感。
总药师负责 制度更优化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共体、医联体等模式将大小医院融合起来一体化管理后,广东从2017年就开始探索总药师制度,并陆续出台系列方案,统一、规范本医联体、医共体临床用药行为。
从2022年2月开始施行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总药师制度是广东药事管理服务改革一项创新性做法,尝试以区域总药师负责的模式整体推动药学转型从而带动区域内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9月24日开始,佛山市南海区总药师吴晓玲率领南海区药学学科带头人、药师骨干以及经验丰富的家庭药师共50余人到各社区进行义诊。吴晓玲是南海家庭药师项目的发起人,也是中国首个家庭药师服务规范——《家庭药师服务标准与路径专家共识》的起草人。
南海区总药师吴晓玲对家庭药师进行实践课堂授课。
作为南海区总药师,吴晓玲要对协助院长或医(药)联体管理药事和药学服务工作,主持医疗机构和医(药)联体药学学科布局与发展、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管理、药品预算及控费指标制定管理、药学服务标准化建设、药师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等工作。
2021年6月,为解决家庭药师制度可持续性问题,以及疫情防控期间慢病患者续方取药难题,在南海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晓玲提出对家庭药师创新制度进行了升级改造,启动了“三医联动”慢病全程健康管理药学保障项目,项目前期建立了 “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心”“慢性肾病健康管理中心”三个中心,由医师、药师、护理工作者共同组成。
立足于三个慢病管理中心,南海区从慢病的预防管理,到治疗监护,到健康教育,对慢病患者实现全过程精准化的健康管理,实现“专家全病程跟进、专科联盟社区启动、社区复诊续方、疑难绿道转诊、医保线上结算、家门口取药、家庭药师用药指导于一体”的升级新模式,全面提升慢病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新内涵。
吴晓玲表示,家庭药师在健康管理中心中承担了合理用药处方审核、药品配送、用药疗效追踪、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健康宣教等系列的药学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师进村居、进家庭。
每年的9月25日是世界药师日,今年世界药师日主题是:药学同心协力,共促世界健康。南海区的家庭药师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他们用自己的专业不断优化用药方案,保障药物合理使用,与医护人员在职业上优势互补,为患者治疗和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撰文】肖莎莎 赵进 黎凤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