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广州第一大产业。2018年—2021年,广州汽车制造业稳占全市制造业比重1/4,年均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至少1个百分点;年均近300万辆的整车产量占全省90%以上,占全国11.3%,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汽车产业是广州第一大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全市经济大盘,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广州市高规格召开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提出深刻把握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广州汽车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本期观点邀请行业内专家和企业家,从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广州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全市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言献策。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数字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鼎华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文婷>>>
广州汽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受到贸易保护和技术封锁、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内部慢性压力和外部急性冲击,暴露出广州汽车产业链部分零部件依赖国外企业、汽车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相对弱化、部分链条出现跨国转移等问题。
因此,需结合广州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新产业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开展数字经济创新,拓宽需求和应用,打破产业专一化和产品趋同化,形成广州汽车产业新的增长路径和产业韧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去抢占新市场、新领域的机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 杨永聪>>>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广州汽车整车年产量将近300万辆,在全省和全国占比分别超过了90%和10%,在我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依托雄厚的汽车产业集群优势,《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抢抓全球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万亿级“智车之城”。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纯麒>>>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广州经济及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广州的产业布局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
2021年,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为11344.84亿元,而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三大支柱产业中达到了53.93%。另一方面,广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产值增长,并以2137.63亿元的成绩占据了超过全市三成的GDP,其中又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贡献尤为突出,其今年一季度的产值同比增长14.1%,产业增加值位居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第三。“十四五”期间,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要实现2350亿元的产业增加值,发展目标为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最。
担起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职责使命,为带动大湾区汽车产业快速且高质量发展,广州需要加快形成万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随着“十四五”规划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到了全新高度,未来5-10年将成为智能新能源车企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担起广州市经济发展的重任,无疑是广州一众新能源车企日后要努力的方向。
联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胡永力>>>
我国汽车产业基础完备,汽车产销量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目前向汽车强国迈进。在这个进程中,汽车行业将向数智化进行转型升级,蕴含着四大发展机遇。同时,汽车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三大挑战。未来,广州应从企业、行业到政府全方位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统筹】周甫琦 朱伟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