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清远连州市榜上有名。至此,清远清城、清新、英德、连州、佛冈、连南、连山、阳山等8个县(市、区)均已上榜,标志清远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上迎来新的里程碑。
“清远旅游业展现出强健活力。”广东省民宿研究院院长徐灵枝认为,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上,清远做到了规划先行、全民动员,旅游产业链要素发展等,打出了各区县全域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招牌,在四季游、夜游等新业态旅游项目中做到推陈出新。
近年来,清远深度推进文农旅体融合,打造文旅新业态。图为英德黄花镇茶园。梁素雅 摄
近年来,依托全市“一盘棋”统筹,清远深度推进文农旅体融合,打造文旅新业态,千年岭南绿都焕发强劲的旅游生机。
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化旅游服务,清远制定了《清远市创建广东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2019年);连续两年(2021年—2022年)将全域旅游有关工作列入清远市委“十大行动方案”;连续三年(2020年—2022年)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纳入清远市委、市政府年度专项工作考核,并逐年提高部分县的考核分值比重。编制并出台了《清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在《规划》的“重点片区规划”部分,清远提出构建“一城引领、两廊串联、五极共振”的空间格局,依托清远特色本土文化、地理景观,深度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创建。
清远坐拥“中国温泉之城”“中国漂流之乡”等响亮名片。梁素雅 摄
一城引领,指依托清城区、清新区自然山水资源特色,以建设“山水休闲城”为理念,承接广州生活功能,最终将城区打造成为和谐宜居宜游的国际一流的全域化山水休闲旅游城。如今,坐拥“中国温泉之城”“中国漂流之乡”等响亮名片,清远“一城引领”格局已具雏形。“两廊”则包括北江旅游发展带与清连旅游发展带,将分别依托江河旅游纽带与区位优势,打造旅游新名片。
“五极共振”是清远依托园区之间同频共振、同声唱和,打造全域旅游的重点与亮点之一,融粤北奇观片区、世界瑶乡片区、英西峰林片区、北江胜境片区、岭南泉城片区于一体,做到构建粤北奇观体验核心吸引力、打造世界级瑶族风情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等。
如今,清远已拥有国家A级景区42个,包括粤北首家国家5A级景区连州地下河以及4A级景区18个。记者从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在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即使受疫情影响,全市累计接待游客仍达131.62万人次(一日游90.61万人次,过夜游41.01万人次),旅游“吸金”超9亿元。
“受疫情影响,今年7月以来清远旅游主要还是以家庭自驾游、本地乡村休闲游、周边游、亲子游、温泉游为主。”清远市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科有关人员表示,珠三角游客依然是清远旅游产业的主力军。暑期以来,慕名来到清远的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据古龙峡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其间景区最高一天曾接待过1.6万人次。
古龙峡景区。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依托离大湾区中心城市最近这一优势,在《规划》中,清远提及打造“双区”魅力后花园的目标任务,依托通力合作,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出台合作区建设方案。经广清两地文旅部门共同推进,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印发,提出整合广州北、清远南“五区一县”的生态文旅资源,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广清接合片区等多重政策优势,推动跨区域联合发展。
去年,广清两市签订《共同打造广清接合片区文旅一张图、一张网框架协议》,侧重在占地9978平方公里的广清接合片区整合文旅资源,提出开通广清旅游公交专线、旅游人才和信息化合作、探索开发广清旅游年票等工作。计划到2023年,广清接合片区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近两年,广清两地共同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推介会、“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大型营销体验活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首届自驾游采风活动等一系列合作推广活动,组成广清文旅共同体互为目的地进行宣传推广;推出了广清旅游年卡项目,打破两地门票经济枷锁,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提升了清远景区及周边收益。
日前,省里推出28条“夏纳凉”乡村休闲精品旅游线路,清远市英红农夫茶庄园等4条旅游线路入围“粤”字招牌线路,将为来清游客解锁新景点。
“全域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徐灵枝表示,近年来,清远围绕民宿、文旅线路、生态旅游等,创新旅游活动模式,旅游产业活力持续迸发,成为激发城市复苏新动力。
旅游惠民力度逐渐加码。近年来,清远市文广旅体局紧盯周边市场对于旅游的需求,打造清远优惠品牌。2020年底至2022年初,清远举办“清远全域旅游促销季”“清远之夜”等系列“引客入清”文旅活动,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清远住宿年卡项目,刺激文旅消费和拉动住宿业的恢复发展,有效提升了清远夜经济质量,为旅游业恢复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5月,清远古龙峡成功承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广东省主会场启动仪式。
自清远市政府2020年发布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关于特色旅游民宿和特色精品农家乐,清远民宿产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今年4月,清远市民宿协会成立。记者从清远市旅游行业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广东省民宿协会登记在册的清远民宿已有300多家,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包括尚未开放使用的,清远民宿已经达1000家左右。目前,清远已成功打造出“清新人家”等知名精品民宿品牌,形成了桃花湖、英西峰林、连江口等多个知名民宿产业集群。
徐灵枝指出,清远已经成为广东民宿发展一匹“黑马”。据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民宿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清远民宿数量位列全省第二;品质上,既有本地崛起的精品民宿,也吸引了不少省内知名品牌入驻;行业管理上,目前清远拥有市民宿协会、市乡村民宿发展协会两个协会,分别对接市文广旅体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行业监管有力度。据悉,清远市民宿管理方法已在市民宿协会内部公示,届时将会正式出炉。
■相关
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提速
文旅“加速跑”
北江向未来
今年以来,北江这条“主心骨”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6月中旬,清远市人民政府与中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800亿元,把清远北江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全面推动清远北江旅游生态产业发展;伦洲大桥下游278米处,清远北江地标性建筑——总投资1.42亿元的清远旅游客运码头开工建设;9月28日,清远港飞来峡码头奠基仪式举行,项目估算总投资102935万元,拟建5个1000吨级泊位,计划工期24个月。
记者日前获悉,北江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清淤工作已完成,目前合作双方正在协商合作备忘录,各项工作正如期稳步推进中。
2021年,清远北江两岸集聚区全年客流量超2846.2万人次,营业额超120亿元,夜间客流超六成、夜间消费占比超五成,是清远市消费热度最高的“夜游打卡地”。目前,清远市清城区北江两岸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成功上榜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江两岸集聚区已逐步形成“夜美食、夜旅游、夜文化、夜购物、夜阅读、夜活动”六大品牌。
■关注
“十一”国庆假期
周边游自驾游
将是主流
随着“十一”国庆假期的到来,清远将迎来一波游客高潮。据清远市文广旅体局有关人员表示,结合今年防疫情况和一直以来的出行情况,国庆期间,周边游、省内自驾游、亲子游等仍将是主流。
据悉,为喜迎国庆,清远多地景区、商圈纷纷推出特色活动。5A级景区古龙峡推出首届国潮美食节,网罗国内各地各类特色小吃馈享游客;英德奥园巧克力王国开展国潮烟花大会·英德站等。
为应对国庆人流,清远的各交通要道相继推出出行指引。其中,广清高速发布提醒,预计车流高峰将从9月30日中午开始持续到晚上(12时至24时)。预计国庆假期广清高速日均车流量较平日增长约三成,假期首日(10月1日)将迎来假期单日车流峰值;返程车流高峰将出现在假期最后一天(10月7日)10时至21时。
【记者】陈立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