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菜细品|道滘名菜蟛蜞肉丸粥竟是这样诞生的

南方+ 记者

说起道滘肉丸粥,相信大多数在东莞生活的人都听说过或者品尝过。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蟛蜞肉丸粥,或许才是道滘肉丸粥的“完整形态”。据了解,道滘十大名菜品鉴季暨美食风物展将在10月1日启动。那么,备受关注的道滘“十大名菜”有哪些,又具有何种的特色和魅力?

道滘十大名菜包括:

禾花鲤炊饭

金针头蟛蜞汤

古法卤鱼头

瓦煲地麻鸡

田螺焖青头鸭

蚬贝上口冬瓜干

道滘三宝

河鲜爆齐眉米

咸扒豆角炒腩肉

蟛蜞肉丸粥

接下来,南方+记者解密蟛蜞肉丸粥这一道滘名菜背后的故事。

【圆润玲珑颜如玉,滑欲流匙满口香。】

(次主图)道滘名菜蟛蜞肉丸粥

明末清初,道滘人叶如日率族人在道滘抗击清军。1647年农历正月,叶如日率众人在江边埋伏,斩清兵数百人。

明末战事不断,食物紧缺。虽然想要大摆庆功筵席,但叶如日考虑到未来抗清任重,不愿挥霍粮食财物,于是命人在营地支起大锅煮粥,将猪肉剁碎后捏成小粒肉丸,再在田间、河边抓一些蟛蜞洗净后放入粥中。没想到这原本是为了节省食材的庆功粥宴,却意外地美味动人。

没多久,叶如日的队伍与沥滘、市桥一带的援军联手,在虎门入海处消灭来犯清兵二千余人。此后,小巧玲珑的道滘肉丸慢慢为世人所知。这些细小的肉丸每粒都可以随一匙粥入口,爽口弹牙。用这种肉丸煮出来的粥,稀烂稠糊,粥底清润而不夺肉香,配以头菜丝,蟛蜞,相互彰显其真味,口感丰富。可谓是肉丸加粥,美不胜收。20世纪60年代,道滘一位名叫叶成的曲艺爱好者因为擅长打鼓而被称为“打鼓成”。他后来因为厨艺了得,被调入公社饭堂做大厨。他将打鼓的技巧和节奏应用在肉丸的制作上,配上实心铁棍作为“鼓槌”,将新鲜猪肉和冬菇、葱等食材调料相结合,更是让道滘肉丸声名远播。

【蟛蜞肉丸粥是这样做的 】

主食材:米600克

配料:水1500克,头菜丝50克,肉丸300克,蟛蜞500克

调料:盐15克,鸡粉10克,姜丝5克,头菜丝15克

制作流程之一:将新鲜蟛蜞洗净备用。

制作流程之一:将新鲜蟛蜞洗净备用。

制作流程之二:提前制作好道滘肉丸,备好姜丝、头菜丝等配料。

制作流程之二:提前制作好道滘肉丸,备好姜丝、头菜丝等配料。

制作流程之三:将蟛蜞、肉丸等配料放入已小火煮了40分钟的粥中大火熬制10分钟。

制作流程之三:将蟛蜞、肉丸等配料放入已小火煮了40分钟的粥中大火熬制10分钟。

制作这道菜时,厨师将新鲜蟛蜞洗净,每只切成两半备用,用东北大米洗净后,在砂锅内倒入大米、清水,小火慢熬40分钟,然后将蟛蜞、肉丸、姜丝、头菜丝等配料倒入大火煮10分钟,最后放入盐、鸡精调味即可。

据介绍,蟛蜞在《本草拾遗》记载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解毒消炎的作用。结合猪肉的优质蛋白,做成粥品,适合清热解毒、皮肤有湿疹瘙痒的人群。

【记者】卢真伟 张珊珊

【设计】孙沛川

扫码进群了解最新资讯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