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昂首阔步跨过校园入口处的“状元桥”,向新生活迎面走去;桥的另一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下称“华附增城学校”)的教师们在此等候,并以击掌的方式欢迎全体新生。
9月1日,坐落在增城区石滩荔湖新城的华附增城学校,传承了华附校本部的传统迎新方式,以这种独特方式迎接新生入校。当天,这座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的第一所公办学校,也是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式落成并开学。
近日,华附增城学校校长夏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学校将结合增城区人文和自然条件,在现代化校园建设中传承华附基因,培养并打造一流教师团队,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推动班级建设,探索和构建有华附增城学校特色课程和学校文化,为助力增城区基础教育大发展作贡献。
生源主要来自教育局划定的学区
南方日报:华附增城学校开办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目前学校的开办建设工作进展如何?
夏涛:从2021年1月增城区委、区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签约合作创办华南师大附中增城学校至今年9月1日开学,学校建设设计与施工仅用了一年零几个月时间,占地面积近160亩,由小学部和初中部组成的现代化校园顺利落成,能在如此短暂时间完成学校基础工程建设及校园周围公共交通道路建设并满足开学需要,创造了奇迹。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探索“五大中心”管理模式以适应校园未来管理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学校管理架构及功能,分别是党政服务中心、课程教研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网络资源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
8月中旬以来,学校已经围绕9月1日开学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制定学校管理条例、教师培训与开学准备工作、新生入校教育、宿生管理工作、学生基础文明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等。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全校教师及后勤保障管理团队等共同努力下,开学近一个月,小学一年级和初一新生已快速适应了新学校生活,并逐渐养成了规范用餐、晚自习、安静午(晚)休等习惯。
通过公开招聘,目前学校的四十多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
学校重视教师培养,积极打造教师团队建设,分两年对前后入职学校的新教师开展了系统性、专题性培训,以让全体教师适应和胜任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南方日报:华附增城学校依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建校之初就广受关注。目前,学校的招生工作进展如何?
夏涛:华附增城学校计划开设5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24个教学班,小学部30个教学班。今年新开学的小学一年级招了5个班,初中一年级招了8个班。
学校招生严格按照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办法执行。目前小学生源来自学校周围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实行就近入学。初中学生生源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主要生源来自符合教育主管部门按地段划定学区条件的学生;其次,为兼顾教育均衡,有部分生源面对整个增城区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采取公开抽签的办法给学区以外其他增城地区的孩子入校就读,这部分生源占总招生人数比重约五分之一;此外,还有极少数生源指标由区教育局统筹,以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对增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员工子女倾斜。
借鉴华附校本部经验,开展“因材施教”
南方日报:作为华附教育集团分校中公办学校的“新生婴儿”,华附增城学校如何摸索一条属于自己发展之路?在办学上打算形成哪些特点?
夏涛:华附增城学校是一所全新的学校,从教师、学生、校舍、规章制度到校园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需要诸多创新实践。
首先,学校目前所有管理岗位工作(包括干事等)均由老师将通过主动竞岗方式参与管理,义务兼任学校五大中心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锻炼和培养新教师,另一方面学校也能够从中更好地了解新老师。对一个新学校来说,这种“扁平化管理方式”的设计试图让学校管理工作功能性、协同性和高效性等更突显,让师生更直接获取信息和要求,加强学校管理的反馈调节。
其次,学校尝试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组织年级、备课组共同研究,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让第三方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学校的孩子们开设课后托管课程服务,课程主要包括:创意美术、硬笔书法、非洲鼓、象棋、围棋、足球等。结合初一生特点,推出近二十门选修课,包括历史电影艺术鉴赏、数学风暴、数学俱乐部、黑布林阅读、仰望星空——基础天文学、声乐演唱、国画、田径基础、篮球基础、足球基础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课程学习需求。华附长期坚持的因材施教理念,也会随着学校不断借鉴和推进分层教学等举措中落地,争取让每个华附增城学校的孩子潜能尽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作为华附教育集团开办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在小学部、初中部的协同管理上也要有所创新。学校将针对小学初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活动中做到有分有合,精心设计并组织学校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全校师生生升旗仪式、校运会、艺术节等。
华附增城学校与校本部共享师资
南方日报:华附增城学校与华附校本部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
夏涛:借力以致远,幸为“附中人”。在与华附校本部的资源共享方面,师资、课程与学生活动是关键。2021年9月,学校还未建成时,在增城区教育局等大力支持下,华附增城学校就委托华附校本部公开招聘了12名老师,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华南师大附中和华南师大附小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工作。经过一年多一对一培训指导以及实践摸索,加强了新教师们对华附办学理念的了解,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华附经验”。
同时,今年7—8月学校又组织全体新教师集体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的岗前培训。在培训交流中,华附校本部教学处向华附增城学校新教师介绍了华附的激励型德育课程、兴趣型体育课程、思维型智育课程、体验型劳动课程和品质型美育课程,引导新教师完成从基础课程到拓展课程,再到创新课程的逐级筹备。
南方日报:华附增城学校将如何助力增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夏涛:我们希望,通过华附增城学校的培养,学校教师能够成为增城区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把华附增城学校打造成为增城区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名校长培育的摇篮,进而辐射带动增城区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增城区未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校认为,增城区在不断引进名校来增城合作办学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对这些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合作办学直属学校之间开展“教研联盟与协同发展”等活动,促进联盟内的学校加强交流、互助和共享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还可以通过合作帮扶或委托管理现有学校等方式促进并带动其他区内学校发展,不仅仅是培养优秀学子的同行,更应是促进整个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伙伴紧密团结,共同为助力增城区未来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阅读
【记者】李鹏程 朱伟良
【见习记者】洪钰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