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关注。8月30日,因将拆卸后的电动车电池带回出租房充电,引发电气线路短路故障造成自燃事故,引燃熊熊大火,外卖员覃某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这是珠海市相关部门首次在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后对违法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例。
近年来,行驶在城乡大街小巷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在为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交通乱象和消防安全隐患,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成为城市管理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针对这一民生痛点,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强电单车充电安全管理、推动珠海市电动自行车规范化使用,推动珠海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回应称,应结合珠海市实际情况,适时启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研究工作,对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进行统筹考虑、分类管理。
电动车上路与机动车争道。
现象
电动车成城市治理难题
这些年,行驶在大街小巷的电动自行车,因其超重、超速、违章等问题,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扰乱。
在斗门井岸霞山路附近,每日中午和傍晚放学时分,接学生回家的家长骑着电动自行车蜂拥而至,挤满了不大的校门口。附近道路车流量一时骤增,每轮红灯亮起至绿灯放行,路口就聚集了10多辆电动自行车。一些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并不遵守交规:红灯还剩几秒,就有车主抢先开到马路中央,待绿灯亮起,车早已过了路口。
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等违法现象频发,在外卖员群体中更为普遍。不少外卖车辆通过篡改限速装置等手段,很多超标车可以轻松跑出5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
“不仅是随时窜出来,有些电动自行车会直接跟你同道竞速,时速可达五六十公里每小时。”在珠海某银行上班的庞先生说,由于每天都要从坦洲往返吉大,途珠海大道、九洲大道等繁忙道路,上下班高峰期是他最头疼的时候。
“由于没有专用非机动车道,电动自行车占道行驶、超速行驶现象很普遍。”庞先生说,他曾经有过一次被电动车擦碰的经历,“外卖小哥很快就扬长而去,他们没有上保险,一有事故能跑就跑,没有牌照你也很难找到他。”
而在电动车上路的表象之下,充电安全问题更直接地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安全。
仅在今年,珠海发生多宗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
1月5日凌晨5时,因电动车电池在充电时自燃,高新区一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5月12日21时,香洲桃园新村小区一处单元楼住宅突发火情,事故同样是在电池充电时发生,消防部门出动4辆消防车才把明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而在7月16日凌晨两时许,结束一天工作的外卖员覃某,因贪图一时之便,将电动车电池拆卸带回香洲区朝阳路44号的家中充电,随后引发熊熊大火,成为珠海市相关部门首次在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后对违法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例。
建议
推动电动车管理立法
电动车交通安全和充电安全隐患,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民生痛点问题,就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珠海市政协委员、珠海晟通集团总经理郑佳鑫在连续两年聚焦这一话题,先后提出《关于推动珠海市电动自行车规范化使用的提案》《关于推动珠海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并推广公共电动自行车服务的提案》等建议,提出如电动车上路应制定符合珠海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
由于《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对摩托车注册登记、上路行驶等做了相关规定,明确珠海全市范围内电动自行车不予注册登记、禁止上路。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未在珠海市范围内建设相关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等配套设施,如何将非法上路的电动车和充电设施纳入规范管理,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珠海市政协委员方碧、肖彩雯也联名提出《关于加强电单车充电安全管理的提案》,提出多项建议。
对于委员们的提案,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正面回应称,珠海市虽有相关条例限制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但电动自行车因其灵活方便备受大众青睐,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发展,珠海市电动自行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电动自行车除了违章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外,各地因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频频发生,酿成了不少惨剧。
回应
已将非机动车道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一直以来,关于电动自行车“以管代限”的呼声不断。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应结合珠海市实际情况,适时启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研究工作,对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进行统筹考虑、分类管理,并将向市人大建议适时将《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修订纳入立法计划。
对于推广公共电动自行车服务的建议,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则表示,目前珠海市已将非机动车道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如未来珠海市考虑适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该局将积极配合市电动自行车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电动自行车专项规划,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充换电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并将相关空间规划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而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回应称,电动自行车行业应首先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如准入备案制度、配额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等,这对行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维护城市秩序都至关重要。
珠海市公安局回应表示,当前珠海市在开展“双禁”工作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快递、外卖等特殊行业从业人员以及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摩电车辆的使用需求等,未来一方面将继续严格执行珠海特区电动自行车不予注册登记,禁止在道路上行驶的法律规定,对非法上路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将积极开展“双禁”宣传工作,加强快递、外卖等特殊行业的源头管理和引导工作,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本单位人员禁用摩电车辆的管理。
珠海市公安局在回应中也透露,该局交警部门将结合目前珠海交通管理工作实际,认真配合市立法机关开展“双禁”工作调研。
【记者】林郁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