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有“活水”,“跨粤”十年枝叶繁

南方+ 记者

2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金融系统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深入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实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化、直接化、均衡化。信贷结构、社会融资结构、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结构都得到明显优化。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广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十年“跨粤”:银行业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年均增长11.2%;2021年末,广东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等较5年前均翻了一番;新增上市公司中近九成为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比2012年末翻了一番;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185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0倍……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广东实体经济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资金要素转化为源头“活水”滋养实体经济茁壮成长,图为格兰仕自动化制造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资金要素转化为源头“活水”滋养实体经济茁壮成长,图为格兰仕自动化制造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围绕主线——

养殖买保险还有“黑科技”

近来广东持续高温,台风不时来“光顾”,对渔业养殖带来了影响。“台风来时就容易出问题,鱼塘底部就容易缺氧。”在肇庆四会,国斌水产养殖合作社带头人马国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养鱼只能凭经验和人力,每天都要多次巡塘,但是现在在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的帮助下,养鱼有了“黑科技”:国内首个“云保险鱼塘”项目率先在四会落地。

有了各种装备,马国斌打开手机随时都能查看水体溶氧量、温度、pH值以及地面上的风力、降水等指标,还能实时观测到水下鱼的生长状况。“过去巡塘是跟着感觉走,现在是看着数据走。”马国斌笑称,“在家里就能养鱼了。”

农业保险不仅提供资金保障,还赋能农业生产,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适配度进一步提高。仅两年时间,广东农业保险取得跨越式发展——2020年6月,广东多部门联手多维度搭建起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如今广东农业保险地方特色险种近200个、支付保险赔款90亿元、受益农户1072万户次。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

过去十年,广东金融业诸多政策指引见诸报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坚持‘有保有压、有升有降’,打好防止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组合拳。”“加强广东期现联动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和大宗商品稳价保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认为,广东金融改革与发展都是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出发。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政策引导下,一季度,广东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446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两倍。不少银行出现“制造业贷款已经成为第一大贷款行业”的可喜变化。

——打通梗阻——

“知本”变资本,未盈利也能上市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打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之间的梗阻,才能让金融“活水”真正融入到实体经济中去。

近日,未申请过贷款的珠海某高新技术企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珠海华润银行申请了30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不到5天时间贷款就获批。这背后是以金融科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尝试。

支撑该企业顺利申请到贷款的是“珠三角征信链”。“珠三角征信链”由微众银行提供FISCO BCOS区块链开源技术支持,广东省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纠纷调解机构、征信机构、外省地方征信平台等节点上链共享信用数据,以此打通信用壁垒。

正向信贷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广大信贷人员“敢贷”积极性得到提高。“考核中的制造业、小微、普惠、绿色等领域的权重占比增加了,考核条目非常细致。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我们要考虑业务是否符合政策大方向。”广州农商银行从化支行客户经理彭骞对此深有体会。

有效引导之下,广东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末,广东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5年来规模均翻了一番,普惠小微贷款达1.37万亿元。

广东是知识产权大省,多项重要知识产权指标持续领先全国。如何挖掘科技企业手握的“金山”,让“知本”变为“资本”?

今年7月,中行横琴分行成功落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笔科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受惠企业拥有10余项国家级专利技术,顺利获得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可喜的变化渐成趋势。据广东银保监局介绍,2021年以来,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整体规模、信贷余额及客户数量均实现超五成增长。

科创企业面临的另一现状是前期投入大、“蛰伏期”长。但注册制改革让上市标准更多元包容,广东优质企业借此乘风而起。2月21日,百奥泰“喜提特别入场券”,成为全国第二家、广东首家未盈利而采用第5套上市标准的科创板企业。

“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成为广东经济转型升级、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的引擎。”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告诉记者,十年来,广东境内新增上市公司492家,IPO(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金额3957亿元,家数和金额均居全国第一。

——破立并举——

银行敢贷款、机构愿投资、企业有信心

十年来,广东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持续深化。“广东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海平如是说。

直接融资的占比在不断提高。永顺生物副总经理兼董秘吴子舟如今忙于接待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机构投资者。2021年10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北交所主要制度规则,永顺生物由此顺利成为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之一。

永顺生物走向资本市场,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风来”,也与广州积极培育上市后备军团分不开。按照广州的“领头羊”行动计划,广州支持妥善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尽快达到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等。在“领头羊”之外,广东各地还有东莞的“鲲鹏”计划、江门的“金种子”方案等,致力于鼓励企业竞逐资本市场。

伴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2020年广东从资本市场融资1.1万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2021年进一步提升到1.3万亿元,跃居全国首位。去年末广东境内上市公司有762家,比2012年末翻了一番,境内外上市企业突破了1100家。

区域金融生态得到改善。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清收不良贷款,切除信用意识淡薄沉疴;转变信贷管理理念,机构不再仅凭抵押物价值粗放发放贷款。公检法联合打击逃废债,形成对金融失信行为高压的社会监督氛围;机构利用下乡服务等有利契机,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宣传金融知识等举措在破立并举间改善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日趋平衡的区域金融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以湛江为例,不少大型金融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进驻,金融供给的增加促进当地市场主体的活跃,形成“银行敢贷款、机构愿投资、企业有信心”的良性循环。

2

【记者】黎华联

编辑 冯颖妍 张志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