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海城镇:“大数据”为先导,科学织密防疫网

南方+ 记者

辖区面积大、人口流动性强的社区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今年以来,海丰县海城镇紧扣市县的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大数据”为先导,将“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机结合,积极开辟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新路径。

开发电子信息系统,“零见面”报备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海城镇新园社区辖区面积大、人口流动性强,今年8月中旬,该社区依托电子信息软件,制作“新园社区来海报备人员登记处电子系统”,通过扫描电子系统二维码进行快速报备,利用互联网高效协同作战,织密筑牢社区“防疫网”,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海丰县海城镇核酸检测现场。

新园社区还根据表单设计的报备程序,借助互联网,简化优化报备流程,报备流程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报备业务办理最大优化可实现“零见面”,大大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系统后台管理人员每日将报备人员登记的信息进行录入,做到监测管理、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社区疫情防控网变得科学高效。同月下旬,该社区迅速完成对全体网格员报备电子系统使用培训,并在日常使用中得到验证,从而很好地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党建+网格+N”,多方发力做好疫情防控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城镇以网格为单位,建立了176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共计2786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基层防控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镇全面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全镇各部门深入挂点社区第一时间开展“敲门行动”,以最快速度精准排查重点风险人员,并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

同时,该镇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期的群众,用心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隔离群众各类生活困难,全力保障群众在隔离期间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社区、群众双向努力的并肩抗疫积极局面。

另外,海城镇依托网格化作战模式,将党建、志愿者、街巷长等各方力量融入网格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形成了“党建+网格+N”的工作格局。党员干部、志愿者和街巷长深入开展入户摸排、疫苗接种宣传等工作,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做好自身个人防护,做到少外出、不扎堆,引导各类场所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

紧盯重点场所,严格疫情防控常态化

海城镇根据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相互协调合作响应,各环节紧密配合联通联动。

海丰县海城镇疫苗接种工作现场。

海丰县海城镇疫苗接种工作现场。

同时,充分发挥“四人小组”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四人小组”由镇驻村(社区)干部或村(社区)书记(主任)牵头,联合公安、卫健相关人员落实疫情排查防控,做到“四个查清”。

另外,该镇建立了以综合行政执法队为核心的联合督查队伍,定期对辖区内重点场所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突出抓好重点场所管控,加强大型商超等场所的管理,每日对辖区内多家大型商超进行暗访,狠抓农贸市场落实“三码联查”、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督促商超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主体进行查封整改。目前,该辖区内农贸市场经营秩序良好,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线上线下联动,防疫宣传无“死角”

海城镇整合线上线下宣传阵地资源,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高频次开展线上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微博平台等新媒体,积极向群众推送最新防控部署和疫情防控知识,开启疫情防控“刷屏”模式。

该镇加大力度强化线下宣传,利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循环播放“防控之声”,在市场等人流密集地段以及重要路段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面提升群众疫情防控意识,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浓厚氛围。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曾国明 吴长辉 林彩红 郑博文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