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佛山企业家日品质革命大会上,广东文灿压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璟带来现场分享,介绍文灿集团并购法国百炼集团的成功密码。
时间回到2020年,这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创下近十年单季度最低值,文灿集团选择在此时投资——以接近20亿元人民币并购了法国百炼集团,成为当年华南企业对法国企业金额最高的一次并购,也是中国压铸企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针对发达国家标的的并购。
这起一开始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并购,如今成为公认的成功案例:完成并购两年后,法国百炼业绩创下新高,带动文灿集团净利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市公司股价也从30多元/股一度升到90多元,实现业绩市值双飘红。在满是失败案例的跨国并购赛道上逆势出击,文灿集团如何成功逆袭?以下是张璟演讲实录:
广东文灿压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璟。
文灿集团是一家采用铝合金压力铸造工艺、制造汽车高端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国际细分领域领先水平、跨国制造和经营能力的公司,在传统整车领域的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等,主要新能源整车客户包括特斯拉和蔚来、小鹏、理想等。
公司谋划海外布局已有多时。2017年前,文灿集团60%的业务都来自出口。但近年来国内的成本明显上涨,按照成本上涨的速度,大概5-6年后价格优势基本就消失了;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文灿无论是业务规划还是技术管理水平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18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资金实力更加雄厚,走出去的时机越发成熟。
最初,我们也考虑过从零开始投资设厂,但这样做风险较大,前人也有不少失败教训,因此我们选择了直接收购国际成熟标的。法国百炼集团 Le Belier与文灿集团同为汽车铝合金铸件制造企业,在汽车制动卡钳和制动泵铝合金产品细分领域领先行业,是来自欧洲的隐形冠军,在产品上与文灿有极强的互补性;百炼集团还是一家全球布局的跨国企业,在墨西哥、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地拥有10个制造工厂,4000余名员工,文灿通过对其并购也能快速实现全球化生产布局。
当时,百炼集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创始人年纪已大,找不到接班人。百炼的经营风格和文灿非常相像,这一点为日后两者的融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在2019年,全球汽车市场遭遇大下滑,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曾预测,当年的全球汽车销量将会下降410万辆。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陷入了低谷,2020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创下近十年单季度最低值。彼时,多数朋友都不主张文灿发起海外并购,银行的贷款也不容易申请,而且跨国并购中有着“七七定律”的说法:70%的并购未达预期,70%的并购遭遇失败。
经过一系列论证和压力测试,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20年1月,我们还是在巴黎与法国百炼集团签署了并购约束协议。协议签署后,我们通过再继续谈判使并购价格下降了10%,最终成交价约20亿元人民币左右。
2020年7月28日,双方完成并购交割。并购后的两年半,在管理人员层面,除了百炼董事会有几名中方人员外,百炼集团的管理层几乎没有调整;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对百炼全球各个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只去过一次法国百炼总部和匈牙利一个子工厂,也无法派人前往法国百炼,只好每月举行一次远程经营管理视频会,同时重新梳理百炼本身管理层的管理权限,以此强化对百炼集团的引导。
受疫情影响,全球车市持续低迷,2020年上半年法国百炼也出现过短暂的亏损。但文灿正式入主百炼以后,百炼开始实现盈利。这是因为,双方在文化上较相近,各自在生产经营、成本管控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管理经验和体系,且百炼集团本身就是泛欧交易所上市企业,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规范;并购完成后,双方还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和整合,特别在客户开发、采购资源共享、成本控制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体现出良好的整合效应。
同时,这几年欧洲大量中小型压铸类企业倒闭,百炼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订单。2021年,法国百炼的业绩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并持续稳定地为文灿集团创造利润;文灿也借助本次并购快速实现了全球化的生产和经营布局。
截至目前,我们已在无锡新设了一个生产基地,并在百炼的墨西哥第三新工厂设立大型压铸车间,同时也规划在百炼全球最大工厂——匈牙利Ajka工厂添置万吨级大型压铸设备,扩展压铸工艺,打造产能达10万吨、全球规模最大的基地,为欧洲客户就近提供大型压铸产品,包括电动车的一体化底盘零部件等。
今后,有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先发优势和地域优势,相信文灿在全球舞台的业务拓展将有更多可持续性,为成为国际化的大型集团公司打下坚实基础。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王谦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专题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