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将全面应用,腾讯提到的全真互联能做啥?

南方+ 记者

9月26日,腾讯联合埃森哲发布《全真互联白皮书》,全面呈现这一面向未来的技术体系和应用场景。这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全真互联后,腾讯首次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白皮书介绍,全真互联是通过多种终端和形式,实现对真实世界全面感知、连接、交互的一系列技术集合与数实融合创新模式。对个人,全真互联能随时随地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对企业和组织,全真互联让服务变得更可度量,质量更可优化,推动组织效能提升;对社会,全真互联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产业发展模式带来创新,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认为,音视频、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XR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或高速发展中。预计2040年,量子计算、全息投影、折叠光路、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有望迎来进一步突破,支撑全真互联全面应用。

“全真互联能够实现沉浸体验、实时孪生的基础上,通过双向交互,对真实世界实现可操作、可执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认为,全真互联的落地需要五大技术体系不断演进。其中,孪生/视频、远程交互是核心,泛在智能、可信协议、无限算力则是支撑。

汤道生认为,全真互联有几大特征,首先,它通过多种终端与技术,实现全面沉浸式的感知。一些场景中,全真互联不仅要做到逼真,甚至要做到比真还更真,如采矿中知道什么时候挖到了石头,接下去该用多大的压力,今后远程就能够精准操作。

其次,全真互联不仅是连接,而且是通过双向交互实现可操作、可执行的。以港口卸载集装箱场景为例,利用数字化技术,叠加多角度的摄像头,操作员可以在操作室看到多路视频并高效操作,而无需在50米高空、每天弯腰8个小时操控吊臂。

此外,全真互联还能进一步释放关联价值,比如在文旅场景,通过渲染3D引擎等技术,在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全真呈现,给人们带来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最后,服务真实的场景,解决实际的问题,让真实世界更加美好。

目前,腾讯已经打造了一批全真互联成功案例。腾讯与宝钢股份合作,利用分布式云、AIoT、实时渲染等技术,探索打造全真全景还原的全息3D裸眼效果“数字工厂”,帮助专家、工程师在数字世界更好地管理实际产线和设备,推动产线管理实现故障回溯、实时监控、工艺改进。

在金融行业,银行通过腾讯音视频、AI、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全真金融服务场景,过往必须到线下排队办理的业务在线就能办好,极大便利偏远山区居民、外出务工人员以及行动不便群体。

不过,要实现全真互联,还面临着一些难点,腾讯云副总裁李郁韬介绍,以音视频技术为例,瓶颈包括算力、网络带宽和时延等限制;矿车、矿山等等特种设备对无线网络传输要求较高。全真互联的实现还依赖于底层技术设施的建设,如5G信号覆盖、音视频采集卡和编解码设备等。

此外,3D沉浸式交互体验也受到一定限制,AR、VR等技术在眩晕度、清晰度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内容的生产端和采集端,不少还达不到8K以上分辨率要求,“只有等很多要素集齐后,全真互联时代才会到来”。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经理方腾飞则谈到,全真互联还面临成本问题,在文旅场景中,一个景区、园区在构建全真互联的虚拟世界时,投入大量资源之后还需通过商业化方式,在投入产出比上探索相应回报。

【记者】郜小平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