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博物馆传来喜讯——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列入“镇馆之宝”队列;另有25件藏品被鉴定为三级珍贵文物。
据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8月,市博物馆从众多藏品中遴选出190件/套代表性藏品,邀请省文物鉴定站专家对藏品进行鉴定。经过专家现场品鉴和集中讨论后,确定一批馆藏文物为珍贵文物。其中,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为一级珍贵文物,该文物高219厘米,直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于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铸造,现陈列于市博物馆一楼大厅;民国绿缎地钉金彩绣蟒纹神袍、民国己巳年金漆浮雕“风雨圣者”木仪仗牌、民国谢娟绘绣“鹿”图片等25件文物为三级珍贵文物。
截至目前,市博物馆珍贵文物达1346件,其中一级珍贵文物10件,二级珍贵文物88件,三级珍贵文物1248件。馆藏珍贵文物数量增加,文物藏品档次显著提升。
近年来,市博物馆加大征集收藏力度,广泛开展藏品征集,提升馆藏文物品种数量,2016年以来增加藏品近千件。市博物馆多措并举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针对不同年龄及人群开展文博知识培训,举办“博物小课堂”“行走的文博”“文博大讲堂”等活动,使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潮州日报记者 詹妙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