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双碳”新机遇,无限“风光”向未来|广东向“新”力⑦

南方+ 记者

在阳西县织篢农场,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光伏面板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电能。光伏面板下方,种植着一排排火龙果树,还有几只黑色的羊在悠闲地吃草。

位于织篢农场的光伏电站是广东能源集团开发的第一个地面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新型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东部地区因长期土地资源紧张而导致的项目选址问题,还通过利用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种植蔬果,饲养家禽等,形成上有光伏,下有农业种养殖的立体模式。自2016年并网至今,已实现累计上网电量5.7亿千瓦时。

鸟瞰织篢农场。

鸟瞰织篢农场。

“在此之前,光伏项目大多数都是屋顶光伏,装机容量不大,基本只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广东能源集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市场开发总监朱小文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工建设位于大学城光伏发电项目开始,能源集团拉开了省内规模化开发建设运营光伏电站的序幕。十余年时间,朱小文见证了从分散式光伏项目再到大型集中地面电站,再到现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各种综合型电站,光伏不仅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更是迈过了平价上网的门槛,实现了在广东遍地开花,如今,开发公司在省内的光伏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2GW。

光伏的发展,正是这十年来绿色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当下的广东大地,从沿海到山区,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一座座水电站,正源源不断地送出清洁电力。

《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迈过平价的“山峰”

未来“风光无限”

“我见证了大学城项目第一块光伏板安装。当时单瓦建设成本高达25元/Wp,光伏组件采用了当时主流的72P多晶硅单面发电组件,组件转化效率只有14.4%。”朱小文回忆起2010年刚刚开始开发建设光伏项目的场景。

粤电广州大学城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第一批的金太阳示范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如今已经成了历史名词,这是国家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展的一项政策,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在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大力推动了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

2010年启动的深圳金太阳示范工程。资料图片

2010年启动的深圳金太阳示范工程。资料图片

“开始是靠补贴驱动,然后每年逐渐退补,而企业的动力就是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厂家间你追我赶,各有优势,技术一直在进步。”中国能建科技处副处长王小博告诉记者,随着光伏产业链逐渐搭建,发展越来越快,形成了良性循环,技术创新更是百花齐放。到2019年,电池技术刷新了效率纪录,组件功率大幅提升,技术制胜带领光伏产业走上了平价之路。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下降到十年前的30%以下。”王小博介绍,从2019年起,越来越多的光伏平价项目开工,光伏已经走完了平价前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光伏,陆上风电也摆脱了补贴限制,走上了平价之路。与此同时,光热、储能、氢能等虽短期内不具备经济性,但也逐渐步入了降本的快车道。我国提出,2030年将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新增装机预期较“十三五”期间增长5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番,持续提升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追风逐日,绿色已经逐渐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10年广东可再生能源装机仅有659.2万千瓦,而截至2020年底,已经达到了3298万千瓦,十年时间翻了五倍。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十四五” 时期,广东还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能源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

“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已经牢牢占据了龙头地位,且未来成本还将持续下降。站在碳中和角度来看,到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需要达到1500GW—2000GW,才能对全球能源转型形成有效支撑。”隆基绿能中国区总裁刘玉玺信心满满,他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将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之一,虽然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但是未来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绿色血液”注入

产业发展全面“转身”

石化行业是我国高耗能高排放典型行业之一。德勤中国与中石化石科院联合发布的《石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每年在石油炼制与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近6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近6%。

碳减排对于石化行业来说是一项现实且紧迫的任务,对于建厂40多年的广州石化来说,曾备受“谈石化色变”困扰着,让石化企业搬出城市的声音也不断出现。

“搬迁只是在转移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实现绿色转型。”作为一家老石化企业,广州石化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在中石化全国所有工厂首家实现动力锅炉“超洁净排放”,热电站全部锅炉燃煤机组烟气排放指标领先全国,做到“烧煤跟烧天然气一样干净”,成为地方和行业的一个标杆。

“现在我们厂区观测池,在排放水中放养的锦鲤生长良好,而且还吸引了鸟类来这里栖息。”广州石化水务部操作员吴文越告诉记者。“大烟囱已经很多年不冒烟了,空气里也没有异味了。”住在广州石化厂区附近的“老黄埔”孙奶奶也对周围的变化感受颇深。

2008年,广州石化率先在国内炼油化工企业中使用双膜回收技术处理污水,使污水变成了“清泉”,实现污水“零排放”。资料图片

2008年,广州石化率先在国内炼油化工企业中使用双膜回收技术处理污水,使污水变成了“清泉”,实现污水“零排放”。资料图片

一方面进行绿色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广州石化还打造了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高纯氢生产基地,年产量为1500吨。自2020年底投产以来,已经累计为1300多辆管束车充装高纯氢,助力广东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能源如同新血液注入,推动产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绿色变革。

9月6日,湛江东海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投产的首套装置采用了100%可再生能源电力。

今年6月,还在建设中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

今年6月,还在建设中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

这是巴斯夫减碳行动的重要举措,去年六月,巴斯夫与华润集团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了广东省首笔可再生能源交易,交易量达245万千瓦时。今年三月,又与国家电投签订了为期25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协议。5月,巴斯夫与博枫在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下,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固定价格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协议,这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市场上首个固定价格的长期交易协议。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新一体化基地负责人及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汉平表示,巴斯夫致力于将湛江一体化基地打造成为可持续生产的典范,“公司提出了到2025年为整个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目标,这是巴斯夫实现气候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将为中国碳减排目标作贡献。”

风起“双碳”

能源革命渐渐“燎原”

“双碳”目标的提出,让绿色能源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

今年9月22日,是“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启动全国碳市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双碳”是压力,也是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认为,“‘双碳’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可以说,把握了双碳’机遇就是把握了下一步的发展权。”

广东能源集团位于阳江的渔光互补电站。

广东能源集团位于阳江的渔光互补电站。

围绕“双碳”目标,广东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去年12月,广东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明确到2035年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紧接着今年印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实施意见,提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此后,包括能源等细分领域的实施方案相继出台。逐步构建的“1+N”政策体系,为广东产业的绿色发展勾勒出新框架。而在这一框架中,绿色能源正成为构建新业态的媒介。

从阳江市阳西青洲岛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区向远处望,会看到大片风车耸立,风电场在蔚蓝的海面上蔚为壮观。 “海洋牧场与风电融合发展是一大特色。”阳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学光介绍,青洲岛海洋牧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风电的促进作用,“风机的基础墩相当于人工鱼礁,会附着贝类,吸引鱼类,同时风电也能就近供应海洋牧场所需用电。”根据规划,青洲岛海洋牧场内的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达378.8平方千米,经过近年建设,风电区已经聚集了很多贝类、鱼类。

农场中的光伏电站,光伏板下种植了经济作物,还养了羊。

农场中的光伏电站,光伏板下种植了经济作物,还养了羊。

而在茂名,绿色能源也与生态文明建设碰撞出火花。在茂名露天矿的整治中,当地将曾经的北排土场改造成茂名首个地面光伏电站——广东粤电茂名露天矿“林光互补”项目,土地上方空间建设光伏,下方种植花卉、苗圃,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321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3.93万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1.21万吨。

不断完善的配套制度,则为绿色发展描绘更大的想象空间。

“因前期设备采购、厂房装修、生产备料等原因,产生了较多进项税额。”佛山市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业氢能”)财务负责人王盼介绍,近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资金压力一度较大。

在今年5月,攀业氢能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约76万元。“退税款缓解了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王盼表示,氢能产业链技术含量高、投入大、产出慢,“而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及时落地,能显著减轻氢能源企业负担,还为上下游产业发展增添信心。”

湛江廉江的高桥红树林保护区。

湛江廉江的高桥红树林保护区。

碳交易市场也正为绿色发展增添活力。在湛江廉江的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沿岸大片红树林被风吹动枝丫犹如翻涌的绿色海浪。依托红树林,当地正探索新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去年4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评审,保护区范围内2015—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注册为我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

随着碳标签、绿色金融等更多配套制度完善,以低碳为目标的新业态将源源不断出现,“双碳”风起,“绿色血液”涌流,广东正向更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南方时评 

在“双碳”发展机遇中发挥广东制造业优势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正以坚定的信念和加倍的努力向前奋进。在广东,以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小鹏汽车、广汽埃安、亿纬锂能、明阳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双碳”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大缩影。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强大的“双碳”发展趋势和战略目标下,广东应坚定理想信念,着眼“双碳”未来,抢抓发展机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善用广东优势、发挥广东特色、贡献广东智慧。

具体而言,就是抓住能源和工业转型两大突破口,发挥广东制造业和产业链的优势,做大做强新能源制造业和“双碳”产业链。加强科技攻关,加速绿色制造转型。

众所周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能源产业在供给端基本是以“采掘业”的形式存在。

而新能源的本质是由科技创新引领的制造业。随着风能、太阳能、水电、核电乃至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能源产业的供给端将从资源属性转变为制造属性,自然界随处可见的风、光、水将通过高端制造被转化为能源。而这种高端制造业,恰恰是中国尤其是广东最大的优势。

光伏发电站日常运维。

光伏发电站日常运维。

因此,面对充满机遇的“双碳”经济,广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上下游的制造工业,在引领我国新能源相关技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上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海上风电产业、氢能产业以及相关的智能制造产业,同时加大力度培育、引进新能源制造全产业链,提早布局前瞻性技术,充分利用政策创新、绿色金融创新等手段大力引导新能源相关应用规模化落地。

与此同时,广东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也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尤其是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更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力度推进低碳生产。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加强绿色制造的推广和应用,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技术问题。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以及捕碳固碳等方面发力,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先进性,进而形成强大竞争力。

综上来看,“双碳”的机遇大于挑战,在“双碳”发展机遇中,广东在科技与制造方面积累的产业优势,将为其在“双碳”发展的舞台上增光添彩。发挥广东优势,贡献广东智慧,“绿动广东”,大有可为。

 广东“双碳”足迹 

2021年4月25日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203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

2021年12月17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广东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022年6月24日

《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10%左右。

2022年7月25日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4%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1  南方+ 刘倩 制图

【策划】王溪勇 陈韩晖 王海军

【统筹】袁佩如 丁建庭 程鹏 王良珏 赵小星 昌道励

【记者】刘倩 曾美玲 张子俊 李赫 王彪

【拍摄/剪辑】石磊 何志豪 龙达洋 见习记者 张令

【海报设计】张宇晴 唐子湉 李赫 黄叙浩

【实习生】 何雨航

编辑 彭正子 李杰伦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