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物鉴定专家实物鉴定,潮州市饶平县博物馆镇馆之宝——商陶大口尊被定级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这是该县可移动文物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专家对饶平县博物馆97件浮滨文化馆藏品进行实物鉴定。
本次文物鉴定,是由饶平县文广旅体局积极争取上级文物部门的支持,委托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邀请文物鉴定专家,对饶平县博物馆97件浮滨文化馆藏品进行实物鉴定。
浮滨文化是以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桥头村塔仔金山和联饶镇深涂村顶大埔山两批墓葬为代表的遗存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饶平浮滨、联饶两地的墓葬群遗址及其遗物所反映的文化,其年代约在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同类的器物在粤东和闽西南相继都有发现,但饶平县发现的比较集中和成套。
20世纪90年代,考古界取得共识,将这一考古学文化用最初发现地饶平浮滨进行命名,定名为“浮滨文化”,其范围覆盖广东省的粤东潮汕地区和福建省的闽南地区发掘的同类遗存。
此次被定级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的商陶大口尊保存完整,年代久远,出土地点明确,器型硕大规整,保留酱色釉面,口沿穿孔,肩部装饰乳钉纹,且有刻画符号,腹部通身饰竖条纹,属于浮滨文化的典型器型,是研究南方原始瓷器的珍贵实物,实属罕见,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因其完整度高,时代特征明显、制作工艺精美等因素,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此次鉴定,揭示了商陶大口尊等一批文物的价值,不仅弥补了饶平县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的空白,也提升了饶平县博物馆馆藏‘浮滨文化’的级别和影响力。”饶平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除商陶大口尊之外,此批馆藏品另有5件获评国家二级珍贵文物,34件获评国家三级珍贵文物,55件一般文物,2件标本。至此,饶平县博物馆918件馆藏文物中共有珍贵文物30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20件、国家三级文物282件。专家组认为,饶平县博物馆珍贵文物门类齐全、年代久远,在粤东其它县级馆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饶平县博物馆与高校、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浮滨文化”考古研究,在线上推出《探宝饶平》系列短片,线下举办“浮滨文化--饶平考古”成果展,展现饶平考古发掘成果,让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
【记者】杨可
【通讯员】沈欢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