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某某(化名),女,67岁,因车祸伤导致“骨盆粉碎性骨折”急诊收住入市一医院创伤足踝外科。
科主任胡争波博士带领团队经过详细诊查,排除急性内脏、神经和大血管损伤问题,明确患者为为复杂骨盆骨折,而供应下肢大血管刚好位于骨折部位,手术风险非常高,如出现血管破裂,可大出血、危及生命。结合患者病情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经团队讨论后拟择期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骨折部位特殊,毗邻大血管,病情复杂,需要在手术前做精细准备、准备多个手术预案,以求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精确性、让患者恢复更快的目的。
胡争波主任安排黎路根医生收集数据并建立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模拟和术前规划。(图1-4术前建模及术后打印模型;图5多功能彩色打印机正式装机运行时照片)
经科室讨论分析病情,在手术团队配合下顺利完成复杂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历时2小时30分钟,出血约300ml,过程顺利,术后经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双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在目前国内乃至世界都是最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在临床上能实现打印“彩色、透明、多材料、软硬复合一体”医疗模型,医生通过1:1比例高仿真的医疗模型能更全面分析病情、设计优化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过程,以实现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创伤、术后快速痊愈。通过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对病灶及周围组织结构进行1:1比例精细高仿真还原,所见即所得,作为真实可靠的“手术行进图”在手术中辅导操作。
智能数字精准外科手术(第三代外科技术)是一个基于患者的三维影像数据,通过医工结合方式,辅以3D打印、虚拟仿真、有限元等多种工科领域先进技术的全新医疗方式,在提升手术精准性、安全性和疗效上有着显著优势。建立数字化骨科3D打印平台是我院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市一医院创伤足踝外科胡争波主任带领团队在骨科3D打印领域深耕多年,坚持创新,根据临床需要引进新技术以实现3D打印与数字骨科融合于临床的应用。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具有丰富色彩配置管理模式,适用的打印材料是光敏树脂聚合物复合材料,可高度模拟出透明、柔软、坚硬质地的模型,也能将多种不同颜色、性质的材料融入同一个模型,实现符合临床需求的个体化定制3D打印。
它在数字骨科领域的应用场景还有: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截骨、畸形截骨矫正术、髋关节手术的截骨定位、磨挫定位、髋臼杯置钉,股骨近端畸形截骨、脊柱截骨矫形术、椎弓根置钉固定术等,其优势体现在:精准引导、精准截骨、精准置钉、不破坏髓腔、术中不用反复定位、降低人体组织损伤、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专家介绍:
供稿:黎路根
审核:肖宏卫
编辑:杨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