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猪狗食”?这种偏见要不得

南方产业观察
+ 订阅

近日,在俞敏洪的新东方直播间,某专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的过激言论,冲上热搜,而在家电科技领域,“预制菜热”迅速升温。连日来,包括格兰仕、格力、科沃斯等龙头企业,纷纷发布针对预制菜的新物种、新路线。

在家电企业看来,如果这位专家尝过他们的专业烹饪设备还原出来的预制菜产品,很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这般大放厥词。这些烹饪设备,包括格兰仕推出的预制菜微波炉,科沃斯旗下的添可有食万3.0智能料理机、海尔智家专门针对北京烤鸭的烤箱等。从目前这些家电企业推出的预制菜烹饪专业设备来看,基本都需要一定的研发投入。譬如,要让冷冻的汤品快速完成-18℃~100℃的温度变化,同时避免传统烹饪方式因长时间加热可能导致汤汁溢出、汤水变少的情况,格兰仕烹饪中心的工程师进行了上万次调试。

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出台政策鼓励发展预制菜产业。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在这样的推动力下,相比之前主要为圈内人所熟悉,预制菜正在不断“出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家庭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预制菜”。

作为较为标准化的产品,预制菜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中餐品牌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如何把预制菜的工匠精神口味和新鲜锁住,通过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设备还原它的味道,则是关乎预制菜产业后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家电龙头企业在预制菜专业烹饪设备上的投入与开发,即为解决这样的课题,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新气象、新动力。

就好像车载显示屏与新能源汽车、核酸检测小屋与智能防疫一样,智能厨电企业在预制菜的专业烹饪设备研发上大有可为,而空调暖通设备厂商则可以在预制菜冷链配送环节上进行技术输出,这些伴侣般的搭配都是产品和技术角度实实在在的创新,不会只停留于空泛的概念或者拙劣的营销。

这个角度讲,预制菜+家电科技,无论是着眼于专业设备技术标准的不断提升,还是共同生态圈、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都将显著裨益两大产业,助推协同发展,预制菜在物流运输、口味还原等方面有了保障,而家电销售则在新兴细分市场获得突破。这样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将有利于消弭“猪狗食”之类的偏见与谬谈。

【记者】姚翀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