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从秋分这一天起,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渐渐步入深秋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倶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大意是秋天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群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秋分时节,养生为要,讲究五个“一”。
一、饮食有节
秋分时节要适当多喝温开水,淡茶和汤。食材选择上以谷类为主,不要在秋分时节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少吃寒凉食物。秋季养肺可少辛增酸。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等。平时也可以熬一些粥。
1.新鲜百合粥
传统医学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秋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适当吃一些百合,可以有效防治秋燥,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
2.南瓜粥
秋冬季节是吃南瓜的黄金时节,南瓜可以起到保护肠道、促进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
3.菜花粥
传统医学认为“肺应秋,肺为娇脏”,秋季多风,燥为主气,秋燥易伤肺,故秋天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而中医认为“色白入肺”,故洁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应季的保健蔬菜。秋季多吃菜花,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患病。
二、起居有常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建议大家早睡早起,才能精旺神足,夜卧防冻,注意保暖,调畅情志,避免心情郁怒化火而伤身。
三、运动有度
适度运动方能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运动以秋游、打太极拳、易筋经、大步健行方式为主。
四、艾灸助阳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肠病、虚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
五、火龙罐调身
火龙罐由金、银与紫砂玄石融合在一起,烧制成设计尺寸相宜的罐体。根据金补银泄原理,罐内与罐口采用鎏金鎏银方法,将金银与罐体高温融成一体,形成规则的花瓣形结构。运用手法相生相克,平衡阴阳。罐体内点燃高纯度艾绒制成的艾柱,燃烧时利用艾的纯阳之性,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结合揉、碾、按、点、摇、闪、震、烫、熨十种手法。同时在运罐过程中,施术者以大小鱼际在施治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调阴合阳、调理脏腑、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固肾壮阳、温补阳气、健脾和胃的目的。
妇孺国医堂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分为东城院区(保健楼6楼)和南城院区,由多个中医专科组成,是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临证经验丰富的中医特色医疗团队。目前有中医妇产科、中医儿科、中医疼痛科、中医内科、中医男科、治未病等亚专科,荣获全国“样板妇孺国医堂”称号。中医妇产科获“东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称号。
科室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内服、针刺疗法、火龙灸、火龙罐、固本熏蒸、推拿整脊、头面部推拿、小儿推拿、穴位埋线、自血疗法等近30种中医适宜技术,广受群众好评。
地址:
东城院区—广东省东莞市主山社区振兴路99号—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保健楼6楼妇孺国医堂
咨询电话: 东城导诊台:0769-26268739
东城大理疗室:0769-26268740
南城院区—广东省东莞市宏伟一路3号—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
南城导诊台:0769-21663810
作者:妇孺国医堂 邓庭臻
编辑:黄敏燕
审核:刘建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