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禾楼舞遇见00后“继承者们”

南方+ 记者

男舞队高举竹筒火把,女舞队手捧稻穗,一边唱着禾楼歌一边以粗犷的摆身、摇手、踏足等动作,向东南西北四方起舞……近日,在团郁南县委的指导下,西江博雅学校启动《振兴乡村·发现郁南》项目,开展“从心滋养·润育未来”南江民谣禾楼舞课程,将非遗禾楼舞引进校园。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为学生现场展示舞蹈要点、分解舞蹈动作。演示完毕后,学生们手拿锡杖、禾穗开始练习。“让学生与非遗项目、传承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能够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该校负责人说。

据悉,禾楼舞是郁南县的传统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显示着古代百越之区(南江流域)的地方文化特色,被称为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在古代百越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日常民俗及岭南民间舞蹈史等方面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非遗进校园是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将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以非遗课程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团郁南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积极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工程,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

【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曾木兰


编辑 彭正子 甘韵矶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