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古驿道丨电白古驿道

茂名史志
+订阅

电白古驿道

茂名市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沿海,南濒南海,东部交界阳江市阳西县,东北部毗邻阳春市,北部连接高州市,西部紧靠茂南区和湛江吴川市。

电白秦时属南海郡,汉属合浦郡,三国时属吴国高凉郡,梁大通二年(528),析高凉郡置电白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废郡建县,电白自此称县,且沿称1400多年。1983年,茂名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电白县划归茂名市。2001年划出电白县的坡心、七迳、沙院、小良、南海(水东经济开发区)等6个镇设立茂名市茂港区。2014年4月,合并茂港区、电白县设立茂名市电白区,成为茂名市的市辖区。

电白自隋建县前就已与中原地区有交流,在南朝时,已开辟海上航路,与广州、海南岛、北部湾地区、东南亚各地来往通商。隋唐以后,北往南,电白“扼钦廉之咽喉,控雷琼之门户”,陆驿道贯通县境;沙琅江畔三桥城(大陵驿),是“四郡通津”之要地。

明代驿道

明成化三年(1467)电白县移治于神电卫(今电城镇)后,县内有立石、五蓝、热水、大陵(三桥)、霞洞等5个驿站。万历《高州府志》载,从县城(神电卫城)往东路、西路和西南路分布着三条驿道并设十六铺:东路有东门、荘峒、下蓝、五蓝通达阳江县界;西路有乌石、东郊、热水、龙门、乌坭、谭乍、三桥、罗浮至茂名县;西南路有怀乡、谢村、水东、那容抵吴川县。

明代还有从京城北平至崖州的驿道经过电白。它东从阳江太平驿入电白立石驿,穿越高州府,至雷州桐油驿后,南下雷州渡海可抵崖州。明代《士商类要》对该路有记载:“广东由高、雷二府至崖州路。”即太平驿—(60里)立石驿—(100里)那夏驿—(70里)高州府(古潘驿)—(南90里)陵水驿—(120里)新和驿—(100里)桐油驿。

清代驿道

为更好地防边消患,加强对边防重地电白县的治安管理和驿道的有效控制,清政府除在电白沿海设海防汛守外,还在陆地驿道也设汛塘制度。光绪《电白县志》载“塘铺係递解往来文书,汛地係护解往来饷犯”,当时境内主要汛塘如下:

东北—东门铺(即县前铺、县东半里,县城即前立石驿,设铺兵39名)—庄垌铺(县东10里,设铺兵3名)—夏蓝铺(县东20里,设铺兵3名)—五蓝铺(县东30里,设铺兵3名)—阳江县界。

西北—乌石塘(县西10里)—白马塘(县西20里)—苦藤塘(县西30里)—龙门塘(县西40里)—大牙塘(即乌坭汛)(县西50里)—槌子塘(县西60里)—三桥汛(县西70里)—新安塘(县西80里)—黄竹塘(县西90里)—罗浮塘(县西100里)—荔枝塘(县西110里)—兴乐塘(县西120里)—上通茂名县分界,(以上俱铺兵3名)。

汛地有五蓝汛、莲塘坡汛、巷口汛、沙院汛、龙门汛、乌坭汛、荔枝园汛、黄坑汛、狮子堡汛、那霍汛、大榕树汛、望夫汛、黄岭汛、佛子楼汛十五处。

电白的古驿道,贯穿东西南北,多条古驿道以电城一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据《驿道乡情》记载,电白古驿道沿线共设有11个铺,东西方向依次是独秋铺、海尾铺、白马铺、红花铺;往北方向依次是架炮铺、沙铜铺、石挞铺;往西北方向依次是热水铺、龙门铺、宿车铺、龙珠河铺。

古驿道遗迹沿线

今电白境内现存古驿道遗迹从电城镇(神电卫城遗址)出发,沿线行政村共15个。电城镇往北为电城镇架炮村、观珠镇沙垌村;电城镇往东为电城镇庄垌村、岭门镇海港村、大登坡村;电城镇往西为树仔镇江山村、麻岗镇那笈村、小良镇学堂村;电城镇往西北方向依次为麻岗镇白马村、热水村,林头镇大衙村、章班村、大器村、林头村、尾轮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