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获得强大动能,在民本传统、共生理念、社会理想和伦理精神等方面树立起鲜明的民族文化标识
文丨王洪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立足基本国情,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作为“两个结合”的崇高典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获得强大动能,在民本传统、共生理念、社会理想和伦理精神等方面树立起鲜明的民族文化标识,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敬民爱民的民本传统
中华文化中敬民爱民的民本传统,既是古典政治智慧的精华,也是历代治理经验的积淀,闪耀着坚韧而持久的人性光辉。《尚书》所强调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理念,反映了传统国家治理体系中对“仁政”的不懈追求;老子提出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荀子所揭橥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思想,无不表征出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的价值取向;明代名臣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以及清代书画家郑燮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诗句,更是在炽烈的情感中寄托了关心百姓冷暖安危的可贵情怀。几千年来,传统民本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风貌和文化品格。
在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百年征程中,民本底蕴和人民情怀始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始底色而存在;它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走来,又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它贯通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资源。
和而不同的共生理念
“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推动社会发展、塑造民族性格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语·鲁语下》中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述,已注意到“和”与“不同”之间的密切关系,肯定了“不同”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指出“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阐发了“和”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是对君子人格的推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则推己及人、由个体而及群体,强调了社会得以良性运行的和谐法则。后来,在历代学者的诠释与丰富下,由原始儒家发端的这一共生理念不仅演变为“仁”“礼”的共同指向,而且在吸纳儒释道等多元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跃升为中国传统思想脉络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精神。
在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坚决摒弃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特征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充分尊重“和而不同”的共生理念,践行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通过人文化成、德行规范等方式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际关系中,始终秉持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政治理念,“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实践证明,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天下大同”在儒家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历代儒家学者政治理想的归纳与升华,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的逻辑终点。自《礼记·礼运》张扬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旗帜后,战国时期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进一步用“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对其作了理论说明和形象表述。尽管由于君权的日渐强化,以“天下为公”为目标的大同之世注定无法在封建社会得到真正实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远大理想始终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得到接纳与传承。近代政治家、革命家如康有为、孙中山等也都曾借用这一理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致力于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社会理想。
在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从古典政治智慧中汲取营养,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命题,正是对“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理念的最佳诠释,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礼仪之邦的精神气质。只要我们“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尊礼崇仁的伦理精神
对仁爱、礼乐价值的重视和尊崇,是中国先秦文明以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这些孕育于宗法性社会的德行伦理,经过后世哲学的阐发显示出普遍性意义,并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生活方式。《国语》中已有“爱亲之谓仁”的表述,孔子进一步将其上升为最高的道德观念,孟子则通过对“亲亲—仁民—爱物”逻辑线索的梳理,将仁爱的对象从人际层面扩展到自然万物。“礼”在古代社会包含政治制度与道德规范两个维度,既是行仁的基本方式,又是人际关系的人性化形式。周公“制礼作乐”,成为中华礼乐文明制度的奠基者;而孔子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主张,以及荀子对“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的强调,都是高度重视礼仪建设的标志。由此开始,中国文化逐渐培养起一种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伦理精神,绵延千年而不绝。
在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养分”,传承和弘扬包括古典伦理精神在内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将修身养德与治国理政相结合,尚德利群、慎终如始,在百年征程中取得世所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思想沃土,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大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GD22ZDZ01-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责编】蒋玉
【文章来源】2022年第19期《南方》杂志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