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 鲁杜阳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南方杂志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文〡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鲁杜阳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现代化是任何国家、民族走向发展必经的过程和阶段,由于国家性质不同,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结果存在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现代化是全方位的深刻社会变迁,涉及各领域、各方面,需要强有力的政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者和实践推进者,现代化目标的厘定、步骤的设计,现代化战略的谋划、重点的把握,现代化路径的选择、实践的推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利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的土地革命,是解决贫富分化、为人民谋幸福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在于“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并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55年10月,毛泽东在谈及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与计划时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并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步骤设计。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支撑。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制度建构和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建构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比如,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推动共同富裕最可靠的经济支撑。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是推动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经济力量。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基础。这一分配制度能兼顾效率和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也有利于调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拥有者的积极性。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质上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系列难题需要解决,比如,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有待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又如,先富如何带后富、帮后富,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是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一方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彰显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中国共产党是责任型政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政党宗旨、政党责任、政党使命决定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能将人民利益的实现放在首位,通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从而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得到彰显,才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和诉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人民对于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品质提出了新的诉求,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最大心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才能顺应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和诉求,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共同富裕的愿景变为共同富裕的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的发展理念,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创新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经济基础。从经济入手推动国家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自然也不例外,“四个现代化”就是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富裕,共同是富裕的特征,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在于经济发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引领,带动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离开经济发展难有共同富裕可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同时,共同富裕是涵盖城乡、不同区域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一方面,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另一方面,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区域、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是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是国家现代化的文化支撑,二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的要求。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谋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利于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又有利于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协调发展理念,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既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抓手,着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又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同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成果的实质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基于共享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有效避免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极分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大研究专项课题(项目批准号GD22ZDZ01-1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责编】郭芳

【文章来源】2022年第19期《南方》杂志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刘艳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