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中: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南方杂志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文〡刘德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括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逻辑出发点和主线。其中贯穿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人民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通俗地说,共产党的人民观指的是群众的大多数,因此常常把人民与群众连接起来使用。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鲜活的这部分那部分群众。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全部人的所有利益,也不是大多数群众的眼前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的长远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制定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现代化过程中尤为如此,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指向,哪里有人民需要,就要在哪里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立场决定价值观,决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脱离了人民群众,站不稳人民立场,就走不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能够成功抵御和克服的关键在于,坚定人民立场,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群众观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观点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人民主体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人民主体观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主要经验和突出优势。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只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人民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导向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突出特点和鲜明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来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工作导向和研究导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之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所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立场的体现,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保障,只有如此才能维护人民利益,赢得广泛民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破解民生难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指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所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伟大的时代为广大干部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能不能有所作为还要看对群众有没有感情。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识别干部“四观法”“五观法”中都有一条,就是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秉性情怀。新征程上,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前途与美好未来的可靠保证。

【文章来源】2022年第19期《南方》杂志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刘艳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