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供电人|郝蛟:打造超大城市电网“最强大脑”,用匠心守护万家灯火

南方+

959163056437ee15a83fc242add661b.jpg

摘要

如果把城市的电网比作人身上的血管,如何让这数之不尽的“血管”保持通畅,从而稳定点亮万家灯火?

作为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自动化部副主管,郝蛟带领团队建成全国首套超大型城市主配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下简称“OCS系统”),开启电网调度一键控制到用户“家门口”的时代,并将故障复电时间从传统的2.5小时缩短至2分钟内,堪称深圳供电可靠保障的“最强大脑”“幕后英雄”。

伴随着深圳供电局在自动化建设上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之路,郝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他也和无数深圳供电人一样,用拼搏与奋进默默践行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

“工作中难免会有疲惫的时候,但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想到各种生产活动、社会生活都因为有稳定、可靠的供电才得到保障,而这背后也有我的一点付出,就会挺有成就感。”郝蛟笑着说。

主持建成全国首套超大型城市OCS系统,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赋予超大城市电网“最强大脑”;攻克“国产芯”电路可靠性设计、自主可控软硬件研发等核心技术,为电力装备装上“中国芯”,在国内率先实现变电站全站一二次设备部件级100%自主可控……11年来,郝蛟和同事为深圳电网立下赫赫战功。

相比成就感,郝蛟说其实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一些,“单位把前进道路上重要的岗位或者责任给到你和团队,就需要尽力做到最好。而且电力稳定可靠保障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等太重要,不能有半点马虎。”

“超大型城市深圳,确实需要与之匹配的电网自动化系统,我一直在积累并期待能够主导开展这项工作,而且最想做的就是主配协同。”带着这份抱负,郝蛟带领团队开始了这项开创性的研发工作。

没有前车之鉴、攻克多项难题,2021年6月,深圳电网第三代调度“智慧大脑”——主配一体化OCS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该系统考虑深圳城市定位与特色,全环节贯通了电网调度领域24项关键业务流,独创特色功能有51项,引领电网调度向“自治”“自愈”转变。开启了电网调度从最高电压等级500千伏变电站,一键控制到用户“家门口”的时代,同时,可实现配电网秒级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复电,将故障复电时间从传统的2.5小时缩短至2分钟内。此外,还可以对全网330余座厂站近40万个信号实现分层、分级高效监视,以及智能告警。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深圳电网实现一流的调控水平及供电可靠、稳定性。

今年初,该系统通过中电联组织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圳技术”得到认可与推广,目前项目相关成果已在杭州、重庆、南京等多地应用,为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调度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别人眼中这项“太牛”的成果,郝蛟淡定地说这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欣慰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深圳供电局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国产芯片的研发上,郝蛟和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比如为解决芯片发热问题,他们组织行业专家进行了30余次技术研讨,设备性能测试常常一测就测到大半夜。最终经过5个轮次的反复研发、迭代、改进与708项关键指标测试,团队攻克了电路可靠性设计、自主可控硬软件研发等核心技术,将国产芯片可靠性提升至优于进口芯片水平,为电力装备装上了坚强的“中国芯”,在国内率先实现变电站(中康站)全站一二次设备部件级100%自主可控,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领域电力装备供应链安全。

在郝蛟的同事邓彬看来,郝蛟的身上有种强烈的使命感,以及一股创新、精益求精、不轻言放弃的劲头,“比如有些事很多人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或者太难就放弃,但他不会这样。他总说,在深圳这样创新的地方,全国最先进的东西就应该在这里诞生。”

他曾先后获得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十大深圳好青年、南网自动化竞赛第一名等多项殊荣。 郝蛟身上的精神品质,以及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同事们对他曾在台风天带领自动化保供电团队连续奋战48小时,开展了1000多台次设备巡视和维护,有效保障了近百条次线路跳闸的远程快速恢复的事迹感到十分佩服。另外,作为技术骨干,他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电网自动化人才。其带队参与2021年南方电网自动化技能竞赛获团队二等奖(第2名),5人获评南方电网青年岗位能手,带领科室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57项。

伴随着深圳供电局智能电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调度数字化转型等一路走来,郝蛟充满感恩。在他看来,没有单位的培养,没有领导的信任和给予的平台与机会,就没有自己的职业成长与进步。而自己只有不断努力奋进,才能无愧于信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守护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万家灯火。

【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

【策划】刘丽 肖静 

【统筹】徐峰 张涵

【采写】孙颖  童话

【摄影】朱洪波

【海报】招凤仪

编辑 胡佩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