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向前,广东智造崛起|广东向“新”力①

南方+ 记者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省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经济活力迸发,经济大省笃行不怠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今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广东向‘新’力”全媒体报道,聚焦十年来广东新经济现象迸发的新动能,展现波澜壮阔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历程。敬请垂注。

01:55
制造业数字化怎么转型?企业负责人快问快答,时长1分55秒

向新力快问快答-美云智数&格创东智,时长共1分55秒

“每年做预算大家都会问我,数字化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这把我难倒了。”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IO张小懿谈起这些年公司转型的不易。

广东佛山,距离美的总部大厦10公里,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磁控管分厂,数排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自动作业。亲历数字化改造的部装车间主管幻彪深有体会,“如今,工厂的自动化率达92%。以前一条产线需要20个人,现在只需要3个人。”

十年时间,数字变革不仅让美的跻身世界500强、培育出4家世界灯塔工厂,更深刻改变着广东这个制造大省的制造逻辑——从生产设备自动化到管理流程数字化,再到供应链的智能化,龙头企业“大象起舞”率先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紧跟大潮“上云上平台”,政府与市场合力助推广东智造蝶变。从小浪花到大浪潮,数字制造的十年蝶变,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向新力”。

《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大象起舞——

从“信息孤岛”到全面数智化

“美的现在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公司。”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这样定义美的。

一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会尽可能压缩成本、提高收益。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却“背道而驰”——前期投入巨大,收益无法预估和量化。

“这不是简单的水电成本的下降或人员效率的提升,而是业务所有环节的彻底改变。”张小懿这样形容数字化的潜移默化效果。

数字转型的量化,在全球榜单中有最直观的体现:不久前,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公布,美的集团居245位,对比2016年首次上榜上升229位。今年上半年,集团营收超1800亿元。

时间拨回到十年前,这可能是当时所有美的人不敢想象的成绩。

2012年,电商异军突起,传统家电企业的产销模式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巨头”纷纷开启了“砸钱”数字化探索之路。

当时,美的业务系统不统一、数据不连接、“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难度堪比“敲骨断髓”。

不少美的老员工犹记得当年无数个加班的夜晚都献给了内部代号为“632”的项目。所谓“632”,就是6个运营系统、3个管理平台、2个技术平台,所有事业部都要采用同样的系统和平台。作为美的打响数字化改造的“第一枪”,该项目历时3年把集团内部所有数据全部打通,为数字化改造奠定基础。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

“以前光是物料就有七八十种,现在仅需三种不同规格的箱子就能涵盖所有。”纪幻彪见证数字化给生产一线带来的真切改变。

“一口气突破了、顶住了,可能就是一片新天地。”方洪波这样形容数字化给美的带来的变化。截至目前,美的集团数字化投入已超过120亿元,与2011年数字化转型前对比,企业营收提升156%、净利润提升333%。

这也给了家电巨头对外输出经验的底气。2016年,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截至目前已为超过40个细分行业的超21万家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不仅是美的,在广东,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巨头在数字化浪潮中勇立潮头,带动更多的“浪花”卷起大潮。

位于深圳光明区的智能生产线上,模型训练工程师梁林萍正在将数据“喂”给算法模型。这个智能算法模型,源自格创东智为TCL华星光电打造的人工智能缺陷检测系统。“80%以上工作实现了系统判断, AI识别速度提升10倍。”她说。

格创东智的智能工厂应用,先进制造业很多都要求恒定温湿度和黄光,以降低对产品良率的影响。

格创东智的智能工厂应用,先进制造业很多都要求恒定温湿度和黄光,以降低对产品良率的影响。

今年5月,格创东智和美云智数双双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而格创东智更是成为唯一源自半导体制造的国家级双跨平台。

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军介绍,在成立4年时间里,格创东智对内赋能TCL多个产业,由数字技术的应用为TCL华星光电所产生的有形效益就达2.3亿

“背靠TCL、美的强大的制造基础,旗下的数字化服务咨询公司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认为,未来广东制造业军团中可能会诞生像IBM这样的一流服务咨询公司。

从“信息孤岛”到全价值链打通,龙头企业相继在十年完成内部数字革新后,对外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广东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集群“上云”——

从单打独斗到“拧成一股绳”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龙头企业领跑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半径5公里内汇聚了8800家各类皮具箱包厂商,年产值达300亿元,每年向全球客户提供总数超7亿只箱包。

“企业多而不强,至今无一家企业营业额超过5亿元。”这是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委书记谢英俊常年来的困扰。箱包皮具生产过程所需原辅料种类超过120万种、工序有100多道, 而一款新箱包流行周期多数不超过 3个月。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已然无法应对大规模、多批次、小批量的复杂要求。

一些企业的触角更早地感知到这层无形的天花板,做出了探索: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

一场别开生面的PK在隆卓皮具的厂房里展开。对决的双方分别是从事皮具箱包生产几十年的老师傅与数字化机器。

“老板,我要和机器比试一下!”2014年,隆卓刚刚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当时遭到了不少老员工的强烈反对。为了解除老师傅们的疑虑,公司负责人黄海锋组织了这场特殊的比赛。结果出炉,机器大获全胜——10位老师傅同时工作的产量远低于单台机器。

数字化机器大大提升了箱包生产效率。

数字化机器大大提升了箱包生产效率。

SaaS(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公司盖特软件从2014年起,便开始为狮岭镇皮具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在负责人蔡征兵看来,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场马拉松。“企业哪怕先尝试一个小的应用,吃到了数字化的甜头,他就愿意一步步地转型下去。”

利尚皮具负责人汪菁便是“吃到甜头”的人之一。2016年,为了方便员工数字化管理,汪菁找到蔡征兵引入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后,他又引入了仓储系统、物流系统,最后干脆加入了产业链协同制造平台。

如今,数字制造把整个狮岭皮具的生产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拧成了“一股绳”。

“以前找不到配件,我们在狮岭镇的五金厂挨家挨户去找。”现在,利尚皮具负责人汪菁在手机上拉出一个小程序,填上自己的需求,几分钟后,就有供应商联系他,原料与汪菁的需求完全匹配。

花都狮岭皮具箱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花都狮岭皮具箱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截至目前,花都狮岭皮具箱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批推动200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协同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10%。

这样的变革不止发生在狮岭镇。在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园区中央工厂内,注塑生产机器全自动运转;在佛山北滘镇小家电企业,设备实现了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实时更新;在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智能生产线搭载了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执行系统……

十年来,广东在全国创新性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智能家电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21个细分行业,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制造并不仅仅意味着降本增效,更是“跑出未来”的助推器。

——数字重构——

从跟跑到领跑,抢占工业软件自研新赛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内外多重压力叠加,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到了分岔路口。

“拥有自主可控的生产链供应链,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关键。”今年7月,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上,张小懿直言要抢占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新赛道。

其实早在2016年,美的在数字化实践中就感受到了国产工业软件的必要性。

彼时,美的数字化改造从原来的大规模生产转型以销定产,柔性生产成为主流。智能生产线从1万台骤减至几十台,原来的规模化的国外工业软件完全不能适用柔性生产。

“公司团队去美国调研好几次,最后我们下定决心自主研发,花了4年时间重写了整套工业软件。”在张小懿看来,中国制造业规模体量最大、门类齐全,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比国外的适用范围更广、迭代更快。

“更重要的是,工业软件关系到中国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和系统性安全,非做不可。”他说。

对深耕泛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格创东智来说,研发工业软件的需求更加迫切。泛半导体行业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明珠,一方面拥有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对自动化智能化要求极高,必须要走国产工业软件的道路。

拥有自主可控的生产链供应链,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关键。

拥有自主可控的生产链供应链,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关键。

“数字化转型走到了今天,中国需要培育出自己工业软件的巨头。”格创东智CEO何军建议,广东在培育本土工业软件巨头方面的政策应该有的放矢,助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一个共识愈发清晰: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推动产业链重构的系统性工程,关键一环在于顶层设计。

早在2018年3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

“双跨”平台企业树根互联就是被当年政策吸引而来。“广东政府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起步早、力度大、范围广,这是我们选择落户广州的最重要原因。”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说。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四个“领头羊”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其他地市制定配套措施形成政策“组合拳”,构建广东制造“数字森林”。

全省数字化转型带动的优势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推动2.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过6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带动就业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通过省市区联动形成政策合力,广东走差异化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如是说。

截至目前,广东5G基站已超17万座,数量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广东5G基站已超17万座,数量全国第一。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广东数字制造的底座。截至目前,广东5G基站已超17万座,数量全国第一;5G基站数、光纤用户数、智能终端等均居全国前列

今年5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正式揭牌。作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布局中八大算力枢纽之一,未来韶关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算力为先,数连万物。

十年间,南粤大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数字化浪潮。水大鱼大,企业也完成了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变。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呼啸而来,数字经济浪潮势不可挡滚滚向前,广东智造正加速崛起。

■南方观察

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广东样本”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拥有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拥有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主战场。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拥有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也面临大而不强问题,多数产业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低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积极拥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浪潮,聚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带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十年来,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支持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转型;在全国首创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引进培育543家优秀数字化服务商;深入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加快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十年来,一批综合实力领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同步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子信息制造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等重点行业在数字化支撑下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推动2.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累计培育300多个标杆示范项目,其中100多个项目入选各类国家级标杆示范,数量及示范效应均居全国前列;共计华为、树根互联、富士康、腾讯、美的、华润6家企业入选2022年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动手早、见效快,已整体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在实践中打造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广东样本”。据有关机构测算,广东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数字产业化规模、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带动就业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数字制造、智能制造任重道远,特别是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广东制造业仍有不小差距,而且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差距。因此,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广东制造加速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十年奋进路,阔步新征程。未来的高端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广东制造强省建设定能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

【策划】王溪勇 陈韩晖 王海军

【统筹】袁佩如 丁建庭 程鹏 王良珏 赵小星 昌道励

【记者】彭琳 许宁宁 宾红霞 丁建庭 见习记者 高维

【拍摄/剪辑】罗一飞 张令 何志豪 龙达洋

【实习生】卢天爱 邓幸助 赵海桐

【海报设计】郜曈 唐子湉 李赫 肖文舸

编辑 冯颖妍 彭正子 陈梅玉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