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横琴一年,这家澳门人的一天这样度过

南方+ 记者

02:53

在横琴,三代同堂澳门家庭的一年

“搬到这里曾经最担心没澳门味道的咖啡喝,没想到茶餐厅都是澳门老板经营,是家乡味道。”

一年前的今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就在揭牌前不久,由于家人看好横琴的发展前景,79岁的张达明和75岁的潘妙嫦与一家三代同堂的九口之家一道,从生活了40多年的澳门,搬到了这里。

通关越发便利、学校林立而起、公园依河而建……一年多来,这对老夫妇在这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安逸,“异乡人”的心结被慢慢解开,走过了一段从初来乍到时的惴惴不安,到如今怡然自得的心路历程。“当初搬过来的决定是对的。”二老时常这样感叹。

8:00AM-9:00AM 

“单牌车来回,什么都不需要考虑

中秋假期刚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一早8点,张达明和潘妙嫦便来到横琴口岸,送前来过节的亲家回澳门。

车驶到关口,老人从车里将回乡证递给海关工作人员查验。“滴”,证件查验完毕,出境车道的黄色闸门缓缓升起。得益于年龄超过70岁便可以随车通行的通关便利,不到一分钟,车辆便完成通关,踏入澳门土地。

日常夫妻俩在横琴短途出行主要靠电动车。

过关快速,交通省心,这让张达明夫妻成为“琴澳候鸟”。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回澳门看望家人朋友。碰上有澳门朋友来横琴度假,两人就充当导游,迎来送往。

孩子们忙起来的时候,夫妻俩便会乘坐公交车抵达横琴口岸后再通关。由于这里采用“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查验,“过关就只要检查一次,30秒搞掂!”

最让老两口津津乐道的是通关政策的人性化:在澳门读初三的大孙女需要每天往返珠澳两地。平日里,跨境学童拥有专用通道,“算上通关,路上花费时间也不超过1小时。”澳门疫情严重时,口岸还为跨境学童及陪护家长提供“绿色通道”,可以不限进关次数和通关口岸。

目送家人过关后,张达明夫妇便坐上公交车回家。

驶上港澳大道,10余分钟,就可以抵达一家人在横琴的家。从车窗望出去,有不少车辆像他们只挂着一张黑色的澳门车牌。

“在横琴生活,单牌车也很方便,我是看着这一年路上挂单牌车的车辆越来越多了,现在都已经全面放开了,车辆来回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张达明感慨开车入出横琴的便捷。

10:00AM-11:00AM

“免费理疗让我们不用两地奔波”

回到家稍作休息后,张达明夫妇便赶往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在横琴设立的综合服务中心。

张达明和潘妙嫦在街坊会综合服务中心参与数字麻将游戏。

这里离夫妇俩的家步行只需8分钟,由于能够提供与澳门相同的社会服务和养老服务,在儿女忙碌的时候,这里是夫妇俩最常去的地方之一。

不少跟他们一样的澳门老人也是这里的常客。跳舞、书法、话剧……街坊会每天都为琴澳两地的老人准备各式活动。其中,张达明夫妻俩最喜欢的是非洲鼓课。手掌在鼓面变换着落点,不同声调的鼓声配合着音乐节奏,这让潘妙嫦乐在其中。

张达明和潘妙嫦在街坊会综合服务中心体验非洲鼓课程。

在街坊会,多样贴心的服务让夫妇俩感到很欣喜。

由于两年前曾经中风,张达明需要定期做理疗,街坊会为他提供了这项免费服务。借着上午上课时跟社工预约,午休后便可以享受理疗服务。街坊会因疫情暂停开放时,理疗师还会上门治疗。

“澳门也有免费理疗的服务。横琴的医师技术很到位,节省了我两地奔波理疗的工夫。”张达明感到很方便。

而注重养生的潘妙嫦则“瞄准了”横琴医院的中医门诊。“听说这边中医诊疗很好的。”拿起手机预约专家号,潘妙嫦一连串动作格外熟练。系统里,两人的医保卡等信息早已经登记完备。

“刚搬到横琴,居委会就帮我们办好了居住证和医保卡,很快就拿到了。”潘妙嫦介绍说,作为选择跨境养老的澳门居民,每人每年440元的医保费用,均由澳门特区政府全额报销。

在珠海,共有9家银行370个服务网点可为澳门居民提供珠海社保卡发行服务。而在澳门,有73个服务网点可以办理珠海社保。光是张达明一家所在的澳门半岛就有不少家,“澳门的工作人员都在珠海参加过培训,对两边保险制度如何衔接、业务如何办理等都相当熟练。”

张达明在街坊会综合服务中心与孩子们一同参与体育运动。

11:15AM-3:00PM 

“猪扒包跟澳门味道一样!”

茄子炖肉、西红柿炒鸡蛋、焖豆角……这一天中午时分,街坊会内的长者饭堂飘香。每天11时15分,这里准时开饭,老人到达餐厅后,只需要在门口“刷脸”认证,后台即可自动结算。

张达明夫妇认真挑选着菜色,两荤一素一汤只需3元钱,菜品特意照顾老人家的需求,患有糖尿病的潘妙嫦也可以放心享用。

让潘妙嫦爱上这里的,更多的是吃饭氛围:这里的老人来自五湖四海,饭桌上,各地口音的人谈笑风生,“我喜欢东北人,他们说话贼有意思,爽快。”

每天的晚饭则由家政阿姨负责,“她是本地人,做的都是粤菜,合胃口。”过去在澳门,家中雇用了菲律宾籍家政,由于国籍不同,最初几个月,都靠潘妙嫦手把手在炉灶边演示、指导做饭。“现在的阿姨勤快得很,做饭之余帮忙打扫卫生,为我们省了大力气。”

下午2时。

闲不住的张达明骑着电动车,载上妻子出了门。张达明在横琴住了一年之后发现,这里道路宽敞,车辆有序,“对于老人家骑车出行也很友好。”

从小区门口出发,拐几个弯便到了一条富有异国风情的街道,葡萄牙特色的米黄色建筑群在阳光下映成金灿灿一片,对面就是新横琴口岸。

夫妻俩停好车,走到了他们的“常驻基地”——在庞都广场的一间茶餐厅。“这里的建筑风格‘很澳门’,有亲切感。”

张达明忆起第一次来到庞都广场的时候,在横琴居住已久的老朋友告诉他,这里的建设速度超乎想象,仿佛一夜之间就为居民们带来了大商超和电影院。

张达明和潘妙嫦在横琴庞都广场合影留念。

“有没有早茶喝?”“咖啡会不会不正宗?”“葡国鸡还能吃到吗?”……吃好喝好都是老年人易地而居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夫妇俩曾经为此很是担忧。

但来了以后发现此前担心的多余。由于通关的便利性以及合作区对于各类型创业的支持,不少澳门餐饮业人士也都来了横琴经营生意。

“口味几乎一样,这边有七八家我们认准的‘老乡餐厅’。”夫妻俩手拿着猪扒包大快朵颐,“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九口人会来这边下午茶。”

4:00PM-6:00PM 

“小孙女普通话讲得比粤语都多”

下午四时,张达明夫妇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门口。儿媳妇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两口便会帮忙接小孙女柔柔放学。

去年9月,为了方便上学,柔柔从澳门转学到横琴就读小学二年级。如今,合作区11所教育机构中,澳门籍学生已超140名。“现在小孩上学越来越容易了,去年年底,家附近又开了首师大横琴子期实验小学。”潘妙嫦感叹。

“原本以为珠海学校的教育模式会相对单一,但这边的活动比原来她在澳门的学校还多。”在爷爷奶奶眼中,小孙女每天往返于陶艺课、校园电视台直播,音乐擂台赛之中,忙得不可开交。

让老两口感到欣慰的是,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琴澳特色课程:人文底蕴类的“琴澳情”、科学生态类的“琴澳岛屿”、探究实践类的“琴澳桥梁”……“还想着她会不会不习惯,一点都没有,现在普通话讲得比粤语都多。”潘妙嫦说。

不同于转学到横琴的小孙女,大孙女扬扬每天往返于琴澳两地之间。“当初问她要不要搬来横琴时,她可一点都没犹豫。”谈起扬扬来到这边的原因,潘妙嫦笑得眯起了眼。

在澳门时,由于家里空间有限,只有两间房,扬扬需要和妹妹同住一个房间。喜欢安静的扬扬听到来横琴可以单独居住,还能再拥有一间书房,“她开心得很呢。”

如今,儿子一年多以前在横琴购买的房子刚刚收楼,等到装修完毕,一家人便可以入住新房。

按照政策规定,如今,澳门居民不过关即可在珠海购房。珠海市不动产登记服务政策中心已将不动产跨境服务延伸到了澳门,并且在横琴设置绿色通道。购房后的不动产证书可以采取免费邮寄的方式拿到,大大方便澳门居民在横琴购房置业。

8:30PM-10:00PM 

“变化像是‘一夜之间’发生”

吃过晚饭,一家九口牵上狗出门散步。

一家人最常散步的地点就是花海长廊,离家10分钟车程。这里已然是横琴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每逢周末,很多珠海人都从市内各区来这里放松度假。

不少居民在蜿蜒的绿道旁野营,欣赏河畔飞过的鹭鸟,岸边摇曳的芦苇沙沙作响……看到在横琴新的生活环境,张达明谈起了很多年前来到横琴时看到的景象,“我以前时不时带着海竿和钓线,过关到横琴钓鱼。以前都是导游带着我们搭乘手扶拖拉机,开过黄泥路,才能到达钓鱼的地方。这里的变化太快了,太大了,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泥路上留下的车轮辙印仿佛尚未消逝,如今的横琴却摇身一变,条条康庄大道相交而立。长隆度假区、野营小镇、花海长廊……时隔多年,如今的张达明可选择娱乐项目远不止钓鱼。

在潘妙嫦看来,如此大的变化也源于体制机制的活力。在她看来,作为“新生之地”,横琴更能够吸收新居民的意见。

张达明和潘妙嫦在横琴庞都广场合影留念。

张达明和潘妙嫦在横琴庞都广场合影留念。

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潘妙嫦受邀参加各界人士座谈会,和她一起的还有数十名企业家以及科学家。“我都是反映真实诉求的。”

旧家具搬不过来、买的叉烧饭带不过关、巴士一趟要等半个多钟头……会上,潘妙嫦诉说着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最真实而急切的诉求。

让潘妙嫦印象深刻的是会议现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的回应:叉烧的问题,实际上是通关便利的问题。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东西。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从一件小事做起,太重要了。

“现在叉烧饭可以过关了,听说公交车马上就要加新的班次了。”谈起切实发生的一项项改变,潘妙嫦更能感受到横琴发展的速度和温度,“这次管理机构挂牌一周年,我又受邀参加座谈会。我刚一提到这件事,就有人向我说起他们最近在这边生活的困扰。也是因为他们知道,反映了是有用的。大家都是参与建设的一分子。”

散步完驱车回家的路上,夫妇俩看着远处施工中的“澳门新街坊”项目盘算着:8月底,工程的地下室结构工程顺利完成,大概到12月,可以完成住宅、学校封顶。

不久的将来,张达明一家将迎来新的、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记者】钱明雅 马瑞婕

【摄影】梁钜聪

【剪辑】万稳龙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