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桂头:写好“三新三化”大文章,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南方+ 记者

近年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着力写好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三新三化”这篇大文章,使昔日陈旧的乡村面貌如今焕然一新,呈现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9月初,笔者走访该镇的阳陂、松围、杨溪等村庄,见到了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望无际的水田上长着根深叶茂的禾苗,地上的果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经过治理的一个个村庄清新美丽……

农飞丰舞

新型农业迈坦途

桂头镇属平原乡镇,乳源中心镇之一。行政区域面积近125平方公里,属亚带季节气候,总人口3.85万人,管辖1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95万亩,森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72%,境内交通方便,有丹霞机场、广乐高速、北江航道等。“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依托区域优势,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把桂头镇建设为乳源副域中心,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该镇党委书记兰贤坚定地说。

桂头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重镇,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建设中,发挥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优势,全力打造岭南“鱼米之乡”“乳源粮仓”的品牌。

笔者走访该镇王龙围、松围、招永围等村庄,处处均是稻菽千重浪的壮观景象。据该乡村振兴负责人介绍,把水稻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全镇种植优质水稻28812亩,年产12496.8吨。王龙围村支部书记王军凤说,采用“合作社+党支部+基地”的模式,种植美香粘米1000多亩,产量440.8吨,成为水稻种植的重要基地。为撂荒土地流转,增加就业岗位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拓宽渠道。

该镇结合土质、水质、气候等实际,选择“桂芋2号”香芋品种,并把它作为培育的主导产业。数据表明,全镇种植香芋8000亩,产量2400万斤,产值4800万元,成为乳源种植香芋规模最大的基地。为做好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先后成立了17家香芋种植产业合作社,带动了300多户农户增收。

桂头镇新型农业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由分散到集中转变,以往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都由个体农户去完成,而现在却由大户耕种。经过土地流转,复耕复种撂荒地,承包土地联合种地等;修建农田排灌设施,满足耕种需要;打造“十里桂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稻米加工、香芋加工厂房;农旅深度融合,投入1300万元建设“十里桂韵,农飞凤舞”农旅观光长廊,投入300万元建设“稻花飘香”现代农业示范园。

整治人居环境

乡村旧貌换新颜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桂头镇近年来,以“硬底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切口,对镇区以及村庄大力开展整治人居环境,使原来脏乱差的镇村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目标。

在整治中,采取“应改尽改,应补尽补,应修尽修,应装尽装,应排尽排”等措施,为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经过治理,原来污水横流,垃圾随地,乱搭乱建,杂乱无章等残旧面貌一去不返,成为武江河畔美丽的“航空小镇”,镇区内大街小巷平整清洁,房前屋后花红草绿,街道街面井然有序……说到镇区的变化,村民莫树清激情地说:“道路平整了,街道干净了,房屋美观了,垃圾不见了,污水消失了,行走镇区,感觉特别的舒适。”

整治后的村庄,让村民心旷神怡。该镇上阳陂村民邓良兴说:“村庄大变化,原来乱七八糟的村貌,如今变得清新美观,以往垃圾满地,现在一干二净,曾经臭气难闻,今朝风景如画,从前的垃圾堆变成文化广场,臭水沟变成小溪流,闲置荒废的土地变成‘菜园、花园、果园、公园’等四小园,村庄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截至今年9月,该镇整治了39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等目标,该镇着力抓好武江河沿线农村污水治理,河东片区污水治理,路域环境整治,垃圾中转站建设,整洁村建设,船民新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一桥一路两片区建设项目,干净整洁村创建等10多项工程,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树立新型城镇化的标杆。

壮大园区规模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桂头镇把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融为一体,构筑产业链,形成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等新的格局;把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推动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中,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园区道路,污水管网,工业配电,消防等项目;依托丹霞机场优势,建设领航商业城,主要抓好机场仓库物流,领航商业城Y型进场路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如把投资12亿多元的春夏新科项目,建成数字化智慧产业园和标准化现代工厂,实现投资高、产值高、税收高、就业高和能耗低、排放低的“四高两低”,以及达产后年营收30亿元,年纳税1亿元以上的目标;着力抓好北江航道扩能省级乳源港区建设筹划等,把桂头镇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县城副中心。

【全媒体记者】叶志强

【通讯员】植一

编辑 李幔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