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生态+民俗+康养,海丰鹭影禾香示范带特色元素众多

南方+ 记者

秋日的骄阳照耀在大液河水面上,凉风阵阵荡起粼粼波光。田野中,大批的鹭鸟惬意觅食,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展翅飞翔,一幅和谐的生态景观跃然眼前。行走在海丰县的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看到的是一派旖旎自然风光,感受到的是乡村的蓬勃生机。

美景背后,是海丰县积极响应、主动谋划、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所带来的喜人变化。近年来,海丰县紧扣汕尾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结合该县资源优势及乡村发展实际,围绕“八个美丽”,高位谋划、高效推动,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将“红色+生态+民俗+康养”串点成线,驱动沿线乡村面貌改善和乡风民风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

联安镇位于海丰县西南部,靠山面海,总面积50.08平方公里。该镇享有“中国水鸟之乡”、亚洲博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名镇等盛名。

海丰县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景观。

海丰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全线约30公里,覆盖联安镇1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该示范带依托生态湿地、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以“水田一色、诗意栖地、鹭影禾香”为主题,规划设计“一带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以30公里旅游公路为“带”,串联湿地科普长廊区、海产体验区、休闲农旅区、蔬菜种植区、文化体验区五个片区,建设渡头广场及滨水栈道景观带、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休闲驿站、旅游民宿等节点设施以及美丽宜居村,把散落在乡村的精品、亮点串点成线,保护性开发建设成“红色+生态+民俗+康养”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目前,渡头桥的修整和民居的外立面改造以及泛光照明正在有序推进,该景点凸显夜间景观,结合渡头商业街的农产品展销、特色餐饮、停车等综合服务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游客接待厅、公共休息室、旅游咨询、游程推荐、行李寄存、自行车租赁等便民服务,并逐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链条。

打造“生态美景”,增进民生福祉

海丰县“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自动工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整个示范建设项目工程共有24个节点,现在施工的有8个节点,占总进度的40%。其中,渡头社区入口广场、滨水栈道景观带、湿地生态公园、生态田园段绿道预计国庆前对外开放。

海丰县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渡头社区入口广场及滨水栈道景观带建设面积约18700平方米。湿地生态公园连接渡头滨水景观带,设置特色龙舟观赛平台。半月湾亲水栈道至三江古庙,在原有堤岸上设置约2.5公里休闲步道和自行车慢行车道,北侧为大液河风光及湿地生态景观,南侧为鱼塘及农田,让游客到此可以纵览一河两岸的旖旎风光。

为打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联安镇以“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走。通过干部带头、党员响应、村民配合,开展镇区“三清三拆”整治行动,将清拆后的场地进行规划,争取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展厅、名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统筹驻镇帮镇扶村项目资金建设四小园、公厕、停车场、无害化公厕、改造农贸市场、镇区雨污分流等项目;结合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在镇区规划建设美食街、油画街,逐步将联安圩镇打造成特色、精致文化旅游小镇,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让乡村风貌由“点上出彩”到“面上添花”,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长久动力。

绘制“幸福图景”,做强特色产业

海丰县委、县政府从环境美、群众富的高度着眼,致力拓展示范带产业链条。联安镇地饶物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镇耕地面积2.4万亩,以发展现代有机农业产业为主,是海丰县七大粮产区之一。

海丰县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景观。

该镇根据海丰县的产业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当地的产业资源,集纳各方能量,以产业整合发展推进联安乡村振兴,依托海纳(联安)1000亩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有机水稻“两稻三收”(早稻+晚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增值1000元的目标;协助海纳再流转土地500亩,推广种养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高农田的亩产值,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推动海纳一分良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产业园区建设,建设成为集稻谷烘干、仓储、产品展示、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推广“禾下仙”“鸶淼”等自主品牌,推广海纳农业智能碾米售米机,推动联安水稻有机绿色、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实现以“品”带业、以“业”致富目标。

联安镇还发挥党员干部的“红色力量”,依托镇电子商务园区平台,打造镇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凭借全镇丰富的新农特产品、鱼塭海鲜产品,培育了一批农村淘宝新农特产品名优品牌,带活一方经济,目前已有283名村民通过电商平台加入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本地农产品销路,年销售增长30%。

联安镇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扎实推进海丰县鹭影禾香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项目,发展“党建+农业+文化+旅游”新型业态,强化文化、休闲、康养、农业体验等项目的建设,鼓励支持村民发展民宿、餐饮、休闲活动等业态,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助推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品质民宿集群。全面启动“一带十四节点N项目”,把联安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产业和具有红色特征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曾国明 吴长辉 林彩红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