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公共事业局联合开展的“新学期消防安全第一课”在线上如期开课,旨在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不断深化消防安全“进校园”工作。
图为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
考虑到当前疫情影响,深汕特别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区公共事业局就落实“平安开学、开学平安”总体要求联合安排,面向全区教育系统,集中由线下教学“搬”到线上教学。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家庭、学校常见的火灾类型,结合中小学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低的实际情况,就如何防范火灾的发生和运用应急自救措施展开教学,讲解了日常防溺水知识、防火常识、各类灭火器材的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等知识。
图为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
鲘门中心小学教师刘少淡认为,昨晚举办的消防安全第一课在线直播课程,给师生和家长上了一节贴合实际的消防安全课。“我们班上有一些很怕火的小孩子,万一出现了火情,他们可能会惊慌失措,到处乱窜。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很有必要,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学校配备的消防工具用途,提高他们在紧要关头正确使用防火工具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通过老师的讲课,让我知道了火灾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小火星,这个时候只要用沙土、湿毛巾、棉被去覆盖,就能让它熄灭。”培文幼儿园的陈书杭小朋友说。
课程还采取线上指导、课后感言的方式,让线上师生、家长们积极参与、实时互动,解答到更多的消防安全问题。据统计,全区38所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本次2022年秋季新学期消防安全第一课活动。
图为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
此前,深汕消防大队监督员就曾带队深入辖区各学校开展实地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针对学校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所开展了“体检”式消防安全检查,并就如何开展校园内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火灾中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进行研讨,为师生撑起消防安全“保护伞”。
【撰文】徐怀 陶清清
【通讯员】黄宽增 姚饶丹
读者群二维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