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制以来,消防救援队伍破冰前行、披荆斩棘,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扛住了一系列重大考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在队伍转型升级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增强党组织政治意识,扛起政治责任,履职尽责、守正创新。一在顺应新形势中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
党建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在消防救援队伍中,基层党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队伍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两严两准”建队标准要求下,“要想消防救援人员工作业务强,必须把党的组织建强”的特点格外突出。
二精准研判当前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01政治功能发挥跟不上按纲建队需要
改革后,部分基层党组织站位不高、判断力不足,对标《纲要》抓建队伍未能有效发挥组织功能,忽略了组织建设,甚至出现基层指战员只认“队部”、不知“支部”的荒谬现象。
02组织制度落实跟不上使命任务拓展
改革转隶后,对标“大应急,全灾种”,基层职能任务全面拓展,任务大量增加,基层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走形式、程序执行不规范,重记录轻实效,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思考不深、形式单调,落实不到位。
03支委成员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面对改革转隶归口地方的新形势,基层党务工作者抓党建能力凸显不足,基层支部委员成分新、阅历浅、历练少,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对党务工作制度流程不熟悉,自身素质不过硬。
04组织管理质效跟不上队伍发展变化
面对队伍改革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不准,面对牢骚怪话、歪风邪气缺乏斗争精神,没有把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职责摆进去。
三把握时代脉动抓好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今年以来,总队党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立足实际部署开展“553”党建标准体系建设。汕尾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拢聚人才势能、提升学习实践效能、强化纪律制度落实,抓住关键少数,带动重要大多数,切实为汕尾消防队伍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01着力破圈融合,拢聚人才势能。
一是创新人才组织建设。完善支部成员组成,通过“以党带团”帮带制度,发挥党员的先锋角色,引领团员快速成长,充实日常工作的岗位人才库。二是强化头雁引领作用。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资格准入制,将疫情防控、队伍风气、创优氛围、文化培育等阶段性中心工作作为主要考察方面,抓住关键少数,赋予支部核心强大动力。三是统筹职责协调共进。实体化运行“大队党建办公室”,严格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及评星定级,常态化开展支部共建和帮带支部、帮带骨干活动,全面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
02规范制度落实,严抓组织纪律。
开展培训,有的放矢。明晰党建目标,定期开展党建线上培训、线下参观等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取长补短、创新发展。顶层设计,规范落实。编制《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操手册》,图表化归纳6大类27项日常党务实操流程、模板,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制度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听取反馈,优化改进。在每月党委会上,开辟党建工作专项议题,充分吸收党建工作意见建议;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开展季度问卷和谈心谈话,多渠道挖掘党建新思路、新方法,催化基层党组织发生正向“化学反应”。
03引导学用结合,提升学习成效。
一是举旗定向,确定方向。大力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活动,用先进思想指导党建工作实践。二是确定计划,行止有度。根据成员特点、岗位性质,以党小组为单位,制定包含线下、线上和实践的综合性学习计划,让支部党员的学习更有效率,更贴实际。三是与时俱进,方式多样。以支部为单位开展读书会、党小组交流会、参观见学沉浸式体验等多样化活动,在实践中收获思想精华,提升党性修养。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大队党委将持续抓好基层党建“三大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筑牢“战斗堡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