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全民有责
长期以来,世界“谍战”错综复杂,而今,其斗争领域已悄然扩展到了计算机网络这一无形空间。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从事网络间谍、网络渗透、网络破坏的活动也日益猖獗,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网络空间的和平与稳定。
网络勾连、开展策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开展间谍情报活动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最常遇到的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伪装身份,以“网络兼职”、“市场调研”、“信息咨询”甚至是“美女交友”等方式,在网上刺探收买情报的间谍。
这些网络间谍将目标瞄准普通民众,千方百计物色可以利用的人员,大肆搜集重要部门的内部资料、重要军事目标的动态情报,已经对我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可参考“安全研究”公众号第378期《雷霆行动:揭开网络间谍的渗透、诱惑、策反手段》相关内容)
2014年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网络间谍策反境内人员案件,境外间谍“飞哥”以高额报酬为诱饵,拉拢策反境内人员订购涉军书刊、拍摄军事基地照片,境内人员则通过网络将搜集到的国家秘密输送到境外,中国境内20多个省市40多名人员被“飞哥”策反运用。
在网络上,一些间谍还会隐藏于网络论坛、聊天室、贴吧、社交媒体,通过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诱人们进行讨论,逐渐深入,环环相扣,最终得到想要的情报。
例如,有人抛出“中国唯一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山”“唯一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城市”“唯一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地区”等话题,而参与讨论的人,如果不仔细分辨,就可能陷入圈套,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泄密。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网络活动中数不胜数。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网络间谍也越来越多的借助微信、抖音、头条、快手等社交软件搜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能源、资源、生物等领域的重要资料和情报。
网络攻击,实施窃密
相对于拉拢策反人员开展窃密活动,网络间谍通过黑客技术开展的渗透窃密活动,更加隐秘。如今,网络攻击渗透已成为境外间谍窃密的主要手段之一。
网络攻击渗透隐蔽性强,很多时候难以被发现和分辨。从破获的网络间谍案例来看,多起都是长期、多次作案后才被发现,又经过长期跟踪才被破获的。
例如,境外 APT 组织“毒云藤”(APT-C-01)是一个长期针对我国国防、政府、科技和教育领域的重要机构实施网络间谍攻击活动的 APT 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我国政府、科研等机构的鱼叉邮件攻击活动。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组织下的黑客组织(APT-C-39)对我国进行的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和窃密活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多个单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大数据时代,各行业产业、重要企业行业的基础性数据,如果将海量的碎片化非涉密数据汇聚到一起,也可以分析出重要情报。
2020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我国有关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等单位内网和信息系统先后多次出现越权登录、数据外传等异常网络行为,经调查,相关攻击活动是由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精心策划、秘密实施的大数据窃密活动。
2022年,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一起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高铁数据的重要案件。某境外公司打着调研的幌子,委托境内公司采集包括物联网、蜂窝和GMS-R等在内的中国铁路信号数据、轨道使用的频谱数据,而相关数据经鉴定,已经属于情报范畴。(可参考“安全研究”公众号第609期《重案公布!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情报》相关内容)
网络间谍攻击所带来的“杀伤力”往往是传统进攻所无法比拟的。网络间谍攻击不仅可以持续、隐蔽地窃取一国核心机密,甚至还可以直接攻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严重危害着一个国家的安全。
网络渗透,发动“认知战”
除了开展渗透窃密的网络间谍,网络“认知战”间谍,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相信许很多人也都曾遇到过这种间谍在网络上兴风作浪,扰乱破坏网络空间秩序的情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就明确提出,要将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如今美西方间谍也将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阵地。
一些包括“公知”“大V”“网媒大号”在内的“跪美”“舔美”者甘于充当“内奸”,持续在网上活跃,以思想渗透的方式,从事网络间谍活动。
例如,2021年,纠集诸多所谓“科普大V”集体发文,煽动中国人拒吃海鲜的“回形针”科技公司,前任文稿编辑就供职于美国军方机构。在这场“拒吃海鲜”的运动中,很多科普大V也都收到了“中外对话”“世界自然基金会”“创绿研究院”这些“非政府组织”(NGO)的邀请,这些非政府组织无一例外,也都具有美西方背景。(可参考“安全研究”公众号第585期《“大翻译运动”背后的对华“认知战”》相关内容)
当前中国境内,还有一些打着所谓的“人权”旗号、宣扬美西方所谓的“民主”的“民间社会团体”,持续借各种热点话题,操弄是非、到处乱“打拳”,不仅对官方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恶意解读,甚至对中国历史进行歪曲丑化,散播“毒”思想。这其中,有的不仅有境外NGO背景或与敌对势力存有关联,有的还与境外间谍情报组织存有密切往来,一边充当“棋子”,为境外间谍搜集中国境内的情报,一边从事着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颠覆活动。
与此同时,美西方一些国家还通过拨付资金,资助组建所谓“专业网军”的方式,持续炮制虚假言论,操弄是非,试图在国际上制造对立,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打压。
例如,由台湾民进党组建的网络部门,对外宣称是“在网络论坛等社交平台进行讯息实时澄清”,其实却干着“网络水军”的活,已祸害国内中文网络社区十多年之久。该部门隶属于美国NGO资助全球颜色革命分支机构之一,经费来自美国政府的每年5亿美元拨款和台湾民进党当局的财政拨款,每年经费总计有数百亿新台币,其支出包括购买国内账号、注册维护大量社交小号、从提供“政治型网军”类型的公司购买服务、指挥闲散网民在网络上带节奏并支付费用等。
美西方从未放弃对中国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推动所谓的“颜色运动”的企图。从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在中国进内搞渗透颠覆活动的“内奸”,背后或多或少都隐藏着境外情报组织的影子。
网络间谍攻击不仅可以持续、隐蔽地窃取一国核心机密,甚至还可以利用网络武器,直接攻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上制造事端,引发社会恐慌和政治失控。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共建者、参与者,网络安全屏障事关你我、责任重大,加强网络知识学习,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网络防线。
来源:安全研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