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祈福新邨: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样板

广州大道
+订阅

在广州全面推进国际化转型的过程中,番禺区钟村街祈福新邨申报建设全市国际化街区首批试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样板。

祈福新邨由祈福集团于1991年兴建,占地约6000亩,人口约10万,因具有大环境、大配套、大交通的国际文化型社区特色,而享有“中国第一村”的美誉。祈福新邨有丰富的外籍和港澳居民优势,作为第一个“港人度假屋邨”大型社区,国际化街区建设基础优越。

按照全市部署,钟村街努力将祈福新邨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广州元素,功能完备、资源集聚,开放包容、休闲宜居的国际化街区,为提升广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培育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支持,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营造“中西合璧”国际社区文化

祈福新邨申报建设全市国际化街区首批试点,拥有便利的生活环境、优质教育资源和融合文化氛围。街区内以鸿福路为界,南部为配套完善的综合性区域,有学校、社区服务网点、住宅等;北部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布置有商业、办公、酒店、医疗等城市功能用地。

 一是政务服务高效便捷。祈福新邨建立了境外人员服务工作站,为居住的港澳同胞提供办理房屋租赁备案、政策咨询、居住证等服务。设有“ATM 式”出入境自助签注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签注的便利。同时,祈福新邨、缤纷汇两个社区居委也配备了相应资质的外语专业人才,可以在有需要时为外籍人士提供咨询、指引及联系协调服务。

二是教育资源优质丰富。祈福新邨拥有学校15所,包括民办小学、中学、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形成公办普惠学校+民办优质学校+社会联合办学的良好格局。现有内地以及港澳台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00多名适龄儿童入读,其中港澳籍学生1000多名。

三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祈福新邨营造了浓郁的“中西合璧”国际社区文化,充分发挥外籍及港澳人士众多的优势,积极开展青年交流活动,为就业创业的外籍及港澳青年解决居住、就读、就业、就医等实际问题,目前已有港澳人士开办企业97家;此外每年组织中秋节、春节、圣诞节等中外节日庆祝活动,加强文化交流。

四是街区治理创新共赢。成立了钟村街祈福新邨片社区大党委,充分整合调动社区现有社会资源,坚持党群联动。组建21支网格党群服务队,建立由居民自发组织而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红昇志愿服务促进会”,涵盖矛盾调解、公共卫生、环境整治等服务类型,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包括外国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实现服务与发展“双赢”。

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先行示范区

祈福新邨国际化街区试点建设工作启动后,将系统完善街区内涉外配套设施,提升涉外服务管理能力,大力改善人文生活环境,向外辐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建设,助力推动广州高质量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是构建中外居民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机制。以祈福新邨作为社会治理提升的试金石,依托祈福新邨片区现有党组织,从提升生活服务便利性、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高水平医疗服务、提升休闲旅游品质、加强文化教育合作、深化社会治理合作等领域积极推进以祈福新邨片区为核心的番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先行示范区建设。

二是完善国际化街区配套设施。通过系统完善街区内涉外配套设施、推动祈福集团完善一体化交通综合中心等措施加快推进祈福新邨国际化街区配套建设;按照国际和国家标准,优化完善街区主干道、公共场所、景点的中英文或多语种标识牌;依托祈福缤纷世界、祈福酒店、祈福食街等休闲娱乐项目,重点发展“夜经济”,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客流,促进消费“再升级”。同时,高标准设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一个集议事场所、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场所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党建阵地下移、服务工作下移,为港澳同胞提供在家门口的便利、快捷政务。

三是加强国际化街区多元文化共融。针对街区内外籍居民的喜好,从国际文化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以及外籍人士融入社区等方面入手,举办具有多元文化特色、风俗人情的交流活动,以活动促交流,吸引外籍居民共同参与,促进其融入社区,增进中外居民之间的友谊。同时,营造多元包容的国际氛围。在街区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和外语基本用语普及活动,提高街区内居民的国际交往能力。探索开展国家主题文化周活动,鼓励外籍人士展示本国文化特色,促进中外居民增进了解,拉近距离,尊重差异,推动文化和生活的融合。

【撰文】遨游长空(作者系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党工委负责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尤丹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