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设立13所试点学校,推动形成书法文化教育特色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9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黄埔教育公益月”活动在黄埔区玉泉学校举行。同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书法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高路径探索》课题组联合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共同启动黄埔区书法文化教育实验学校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在黄埔区共设立13所试点学校,分别是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怡园小学、东荟花园小学、黄埔广附实验学校、玉泉学校、铁英中学、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广州开发区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玉鸣小学、科学城实验小学、新港小学,将促进黄埔区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发展。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启动黄埔区书法文化教育实验学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培养一批书法教育学科教师

黄埔区书法文化教育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的成立,旨在通过提升教学理念、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措施,推出一批优秀教研人才、打造一批精品教学案例、建成一批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推动形成黄埔区的书法文化教育特色。

学生在活动现场练习书法。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书法教育列入了语文课程。同年6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设立《中小学书法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的路径探索》课题。

课题组通过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教学实验、跟岗学习等活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参与实验的区域培养一批书法教育学科教师,助力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队伍建设。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认为,让广大中小学师生通过书法文化教育,了解书法、喜欢书法,自觉传承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书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新课标颁布之际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有助于弘扬汉字书法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疆提出,要通过书法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活动还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轩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专题讲座。他从思想理念到具体落实方式,为参会学校和老师提供了开展书法文化教育的全新思路。

捐助善款助力教师团队学历研修

当天活动现场,黄埔区相关负责人对教师代表进行了慰问,感谢教师们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为教师代表送上关心和慰问。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广州市黄埔教育基金会“黄埔教育公益月”系列活动同时举行。在捐赠活动中,嘉宾为匿名爱心人士、广州市中孚致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廷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颁发荣誉牌匾。此外,匿名爱心人士将捐助500万善款助力教师团队的学历研修,用于资助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学费等。

活动最后,嘉宾为教师朗诵艺术团进行了启动活动。教师朗诵艺术团“桃李芬芳”工程,是广州市黄埔教育基金会在初始发展阶段培养黄埔区优秀教师青年朗诵艺术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更多黄埔区优秀教师青年朗诵艺术人才,促进黄埔区校园语言艺术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朗诵艺术团现场表演朗诵节目。  南方+ 李细华 拍摄

黄埔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黄埔区为新招聘的区属公办中小学(含职业中学及特殊教育学校)、区教育部门承办的公办幼儿园的雇员制教职员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发放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进一步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记者】陈理

【摄影】李细华

【通讯员】程秋遐

编辑 王松龄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