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阳区沙田镇花塘村稻浪滚滚,机器轰鸣,满是稻香。该村昔日“撂荒地”,现今“稻飘香”。
记者来到沙田镇花塘村的撂荒复耕田地,一眼望去,金黄色的稻谷随风起伏,昔日的荒草地褪去荒凉,穿上了金装,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种植户陈玄辉告诉我们,因为种植的土地撂荒多年,地力差,耕地高低不平,加上地势狭长分散,不利于田间管理,第一年的产量不高,但还是达到了预期效果。
种植户 陈玄辉:我种三个品种,每个品种都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算很好的。下一造就计划两个品种,预期会比这一季还要好。有基础,加上有经验,实际操控已经知道地(情况)是怎样的,各方面都已经熟悉了。
由于花塘村的撂荒田地缺水比较严重,数十亩稻田直接采取旱直播种技术,这也是我区首批旱种试验田。
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古幸福:因为这里缺水,我们农业部门就从几个方面来帮他。第一,技术上,这片地还可以采取旱直播种技术,以旱播的方式来做,我们经常过来指导,帮助他播种;第二,我们选择相对比较耐旱的品种来种植。从这个生产来看,应该说还算成功的,结实率也非常好,整片谷长得也不错。
古幸福表示,旱直播种技术首先要优选耐旱品种,其次只要解决了除草的问题,产量将与日常水浇地的插秧产量不相上下,将有效解决我区撂荒地缺水种植水稻的难题。
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古幸福:现在人工非常贵,那我们通过旱直播种技术,机器打田、机器播种、机器收割,把最大量需要人工的环节用机械代替,把人力解放出来。我们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对我们粮食生产是有促进作用的。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曼丽 李俊杰 朱伟华
编辑:陈丽 张丽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