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镇委书记李晓敏:干群同心凝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 博罗“镇能量”

南方+ 记者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雏形初显,带动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福田镇委书记李晓敏看来,变的不只是环境面貌,更是人的精神面貌。“这一年来,干群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民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李晓敏说,福田镇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大力推动农村党组织“达标创优”,进而凝聚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南方日报:“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为福田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李晓敏:建设“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博罗打造乡村振兴广东范例的具体行动。作为示范带的重要节点,福田镇牢牢把握建设契机,镇村干部全力以赴,全力投入到示范带的规划和建设中。

乡村振兴就是要“改”和“变”。这一年来,福田镇、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还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干群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培养起了一支年轻纯洁的镇村干部队伍,富有战斗力。在进村入户的摸爬滚打中,他们越来越接地气。比如荔枝墩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时,年轻的村干部二话不说脱了衣服跳下池塘打捞垃圾;在开展德国益利素勒项目预征地工作时,由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突击队火力全开,按时完成了项目用地征拆工作。

第二个变化是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一些村民带头清拆家门口的遮雨棚,甚至主动让出家里的空地修路;周袁村退休干部杨玉梅带着一家三口参与志愿服务,8年来志愿服务时长合计超3000小时,2021年获评“博罗县最美志愿者服务家庭”。在镇村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动下,群众热起来了,镇村环境不断变美,村风民风日益改善。

第三个变化是资源要素得到重新整合。这一年来,我们在示范带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和民房,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我们还多渠道争取资金,谋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提高村集体收入。

在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事业领域,更关键的变化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的落户建设,正深入反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年多以来,沿河栈道投入使用,增加了群众休闲场所。已于近日完工的罗浮1号公路和大洞水库环湖绿道工程,不仅解决了福田镇“星罗棋布”未能“连点成线”的旅游瓶颈,更带动“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村落联动发展,深度融入环罗浮山美丽画卷。

南方日报:在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过程中,福田镇各级党组织是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

李晓敏: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福田镇坚持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定期召开党委会、班子会、乡村振兴专题会等,学习上级重要讲话精神、重大政策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我们成立了福田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组建示范带指挥部,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形成合力。

在推进乡村振兴尤其是示范带建设工作中,必须解决如何让村民深度参与和收益的问题。为此,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党日活动开进党员家里”等,采取“土话宣传”进家入户、夜晚板凳座谈会、中秋送温暖,法制副主任“以法服人”等系列措施,向群众阐明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意义。技术助农方面,我们邀请专家讲授电商课程,对镇里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开展精准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经过2021年的村级换届,福田镇各村党组织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同时,依托农村外出人员“建档立卡”系统,动员有情怀、有能力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建档立卡”系统在册人数为826人,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带动各支部党员干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推动农村党组织“达标创优”,凝聚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记者】廖钰娴

相关

博罗福田:“带”来人气“带”旺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梦

泰康健投罗浮山经营公司总经理王超:产业振兴的关键是“造血”能力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