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湛江税务便民服务再升级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湛江市税务局立足于税收征管改革要求,积极探索“线下转线上”“前台转后台”“分散转集约”的纳税服务新举措,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整合撤并及转型升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办税服务厅已集约合并为11个,基本实现“一县(市、区)一厅”。

为聚合服务资源,推动办税服务厅集约整合,湛江市税务局组建纳税服务改革事项运行工作专班,制定全市办税服务厅集约合并工作方案,通过“一并一扩”的方式,即集约合并办税服务厅和扩增便民办税服务点,有序推进办税服务厅智能化转型升级工作。

一方面,湛江市税务局全面整合办税服务资源,升级硬软件配置,保障导税人力资源,持续提升办税缴费体验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节点倍增、社会协同作用,建立党群合作、税银互联、税村共建、设备驻村、协税网点等协同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共弹性部署3692个纳税服务节点,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深挖服务潜能、优化“非接触式”税费服务方面,湛江市税务局按照“现场服务逐步转向以纳税人救济、个性化咨询、见面约谈为主”的方向,全面推广“以电子税务局为主、自助办税终端为辅、V-Tax远程可视化办税兜底”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探索打造“零窗口、全业务”的新型税费服务厅。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市办税服务厅平均使用窗口数同比下降31.64%,电子税务局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19.3 %,全市非接触率达到86.6%,让纳税人缴费人“一次不跑”成为常态。

对于上门办事的纳税人缴费人,做到随到随辅导、边教边帮办,积极引导其优先选择线上办理涉税费业务,同时,为“双特”对象提供一站式、个性化、陪伴式的定制服务。

其中,霞山区税务局创新推出的导税服务“三分流”,即进厅初审明指引、取号预审弱门前、窗口再审强线上,进一步深挖“非接触式”税费服务潜能,使前台平均等候时间从10.5分钟降至2.3分钟,持续提升纳税服务质效,受到办税人缴费人的一致好评。

此外,湛江市税务局全面推进设立纳税服务运营中心,通过重组服务资源、重构服务流程、集约业务类型等方式,设置快速处理组、集约处理组、纳税服务运营检测联络点等岗位,为辖区内的电子税务局、V-Tax远程可视化办税、自助办税、银税互联、协税网点等服务渠道提供远程集约支持,全流程地保障线上业务处理、远程咨询辅导、服务需求响应。截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税务局已组建8个纳税服务运营中心。

其中,湛江市纳税服务运营中心(霞山),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做到涉税事项快处理,远程帮办零跑腿,畅通服务零距离,征纳互动优服务,集约处理优流程,跑出审批加速度。自该中心4月20日上线以来,月均处理审批数据约8000条,有效分流门前业务办理量,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办理业务交叉感染的风险,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陈思亮

【通讯员】陈默然 温晓丽

编辑 林日清 童慧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