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菌子的认识
是否仍旧停留在
"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和怎么吃"上?
在广州,有这么一座博物馆
馆藏真菌标本近10万号
其中200余号为世界首次报道的
真菌新物种模式标本
记录着从一朵菌子
到一整个野生菌植物系的发展
在标本馆基础上建立的
华南菌物博物馆
汇聚了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菌物研究成果的结晶
陈列了500余件实物标本,
涵盖约200个物种
馆内主要分为前言创立及纪事、菌物概念、华南生物资源重要性及多样性、食用菌、药用菌、毒菌、新资源和蘑菇文化等八个区域
让我们先睹为快,进入菌物王国
云游华南菌物博物馆
领略每一朵“伞伞”的多姿多彩
菌物可以是人类的朋友也可以是敌人。广东省因误食致命鹅膏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长得白白嫩嫩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伞伞,实际上50克就能致命。这类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误食后,即使不丧命,救治费用也相当高昂。
因此,真菌学研究专家李泰辉坚持带领团队常年在野外科考,为常见毒菇建立了“基因库”,为毒蘑菇的调查研究、种类鉴别、毒性检测,以及中毒预防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为误食毒菇的患者争取了黄金时间,通过新的检测手段,毒菇样本的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地球上的真菌大约有150万种,是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生物类群。其中约有14万种是肉眼可见、赤手可摘的子实体大型真菌,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蘑菇。
那么这14万种大型真菌中,又有哪些是毒蘑菇、食用菌类、药用菌类呢?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到华南菌物博物馆内辨一辨。
认识毒蘑菇
毒蘑菇有多种中毒类型,包括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肤型和其它中毒类型。
民间也流传着很多辨别毒蘑菇不科学的方法,例如:
①颜色鲜艳长的“花里胡哨”会流出汁液的蘑菇就是毒蘑菇,颜色不鲜艳、长得很“老实”的就是无毒的;
②生蛆、虫子会吃的都是无毒的;
③与银器、姜、蒜等反应变黑的说明有毒,他们可以祛毒。
以上说法均为谣传,
并不靠谱!
菌类是否带毒性,
不能一概而论。
认识食用菌类
馆内陈列的500份菌类实物标本中,有86种为食用菌,除了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菌外,还有其它特色珍稀食用菌。
我国已商品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60种,比如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毛木耳、杏孢菇、茶树菇、滑菇和银耳是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的十大明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工栽培食用菌既能避免误食毒蘑菇,也满足人们营养需求,而且食用菌中的多糖、帖类等有效活性成分还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可谓药食同源。所以市民朋友们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菌类,不要随意购买、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认识药用菌类
菌类,不仅仅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文字记载使用药用菌的历史,除了药食同源外,华南菌物博物馆中的药用菌区陈列了49份,共计28种的药用菌标本。
其中博物馆内保藏着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灵芝标本。它是由邓庄研究员于1959年驯化栽培成功的。
由于人工栽培灵芝技术的推广和成功,才造就了现在每年上百亿元产值的灵芝产业,这灵芝就是我国药典中的赤芝(红芝)品种。
现在灵芝人工栽培技术相当成熟,除了食药用外还可制作盆景和工艺品等,丰富了人们的艺术生活。
另一类典型的药用菌属于寄生型的虫草家族,目前冬虫夏草、蛹虫草(虫草花)、蝉花虫草和广东虫草是虫草市场的“四大家族”,具有良好的食用或药用价值。
还有更多类型的菌类,等待大家到现场探索揭秘。如果你是资深菌子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华南菌物博物馆。既能颠覆您对野生菌的认知,又可以带孩子们增长见闻科普更多有趣的课外知识。而对于吃货来说,盘子里的美味野生菌到底是怎么长成的?也可以在这座博物馆里找到答案哦~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首层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大楼)
开放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 2:30-5:30
华南菌物博物馆工作日免费对外开放
团体参观及其它科普需求,需提前一周预约
预约电话
020-87137621
来源:广州市场监管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