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一场温馨而喜气洋洋的制作客家米饼和赠送米饼敬老活动在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群陂村举行,将50多箱爱心敬老米饼送给村里80周岁老人,共迎中秋佳节。
当天上午10时,在群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翁源县客家米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雪娥和传承人郭雪莲、林彩虹带着村民和学生在制作客家米饼。郭雪娥等人认真教孩子们制作客家米饼,郭雪娥和村干部给孩子们讲解客家米饼的来由和相关客家文化。
近年来,翁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翁源县文化馆对非遗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将客家米饼、翁城地窖酒、客家糯米酒、连溪米面、周陂花麦糍、油罩糍等一批客家美食的制作技艺组织申报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翁城地窖酒制作技艺、周陂花麦糍制作技艺推荐上报,列入韶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其中,翁源县龙仙镇山姑饼坊被认定为翁源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翁源客家米饼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传承人郭雪娥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在东莞长安扶贫工作队和龙仙镇政府、群陂村委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帮扶下,郭雪娥由一名贫困户转变成脱贫致富的典型,创办了山姑饼坊,带领村民一起脱贫。为回报家乡,郭雪娥从去年中秋节前开始,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为全村50多名80周岁的老人赠送米饼,并表示往后每年将这个敬老活动一直坚持做下去。
群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标龙表示,当天开展米饼制作、赠送活动很有意义,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和热爱千年客家文化,又表达了尊重长辈、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黄影祥
【图片】陈小勇 邓晓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