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下半年能否扭转局面?
8月29日,天眼查显示,王思聪卸任万达集团董事职务。后有媒体报道,王思聪退出了“万达接班人”行列,万达集团将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接班。
而在近日,万达电影也公布了2022上半年的业绩:净利润亏损5.81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近6.4亿元相比,跌幅较大。该情况也并非个案:受疫情影响,影院大面积停业,市场供给不足,2022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累计171.8亿元,同比下降37.7%。在大盘下滑的背景下,几大电影公司的营收均不佳。
所幸的是其中有些“种子选手”储备着不少值得期待的头部项目。随着影院复工,他们有望借此于下半年扭转低迷局面。
01
由盈转亏:万达、横店
万达电影
据万达电影半年报,公司在2022上半年的营收为49.38亿元,同比减少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6.53亿元。
万达电影的营收中,观影收入占较大比重:2022上半年公司观影收入约为29.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31%。其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万达旗下影院最多时约有410家同时停业,占其国内影院数量的51%,这直接导致了院线营收直线下滑。万达电影表示,为了适应疫情常态化管控,降低影院投资经营风险,会调整国内影院建设和发展计划,放缓重资产影院发展速度,推动影院的轻资产转型。
此外,影响其营收减少的因素还有出品项目的票房表现不佳。春节档中,万达参与出品的影片《奇迹·笨小孩》票房为13.8亿,在该档期中并未表现出较强优势;暑期档,由陈思诚执导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仅2.23亿,市场反响与此前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相去甚远;抗疫片《你是我的春天》票房更是惨淡,至今累计票房仅超3000万。
万达电影的后续项目则包括《哥,你好》《想见你》《维和防暴队》等。其中《想见你》有热播剧的IP优势,关注度较高但尚未有定档消息。将于年内上映的两部片子是《哥,你好》和《维和防暴队》,前者原定于4月30日上映,后因疫情取消,从马丽、常远、魏翔的主演阵容来看应该是颇有卖相的喜剧片,现已定档中秋;
后者是主旋律动作电影,黄景瑜、王一博等青年主演亦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随着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影院全面复工,万达电影的营收有望在下半年转好。
横店影视
同样由盈转亏的还有横店影视。据财报,横店影视2022上半年营收为8.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6824.23万元。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院关停、影片供给不足。
所幸的是此次暑期档为电影市场带来回暖。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22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总票房为91.31亿,总人次2.33亿,总场次2968.2万场,共有三部电影票房破10亿。其中,档期票房前三名为《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这也是近三年内暑期档电影票房最好成绩。
而在暑期档分别揽获26亿、17亿票房的《独行月球》和《人生大事》两部影片,联合出品方均有横店影视旗下全资子公司横店影业。这两部作品的成功无疑为横店影视拉动了盈利、增添了信心。
下半年,横店影视参与出品的待映影片还有韩延执导,倪大红、惠英红主演的《我爱你!》。该片仍是韩延导演擅长的治愈系现实题材,目测会是继《人生大事》之后的又一部“催泪炸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院线经营的业务板块上,横店影视与采取放缓、转型等措施的万达电影有所不同,选择了逆势投入。7月初,横店影视宣布将以不低于30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星轶,这意味着其将进一步扩张影院数量,而其是否能经受住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考验还有待观察。
02
盈利锐减:光线、中影
光线影业
在大盘低迷的背景下,光线影业在2022上半年仍保住了盈利,但利润同比下降了52.53%-63.88%,为1.75亿-2.3亿元。
上半年光线参与出品影片中,春节档上映的《狙击手》收获6亿票房,其他小成本爱情片如《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等,在情人节等小档期内均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体现了该类型影片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与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它们在口碑上却屡屡“破防”,极差的评分和反馈,让这些项目几乎成为节日限定的“一锤子买卖”,长远来看,消耗了观众的信任,对后续项目也是一种透支。
项目储备方面,光线在下半年还有较大能量有待释放,待映作品包括张艺谋导演的《坚如磐石》、肖央和范丞丞主演的《扫黑·拨云见日》等头部项目,均有市场潜力。
此外,光线影业还有《深海》《茶啊二中》《大雨》等动画电影项目,同时触及剧集行业,《她的小梨涡》《春日宴》《山河枕》等项目均与长视频平台达成合作,正在筹备中。业务线的多向延展也让公司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影
中影在2022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5.2亿元,同比降幅达49.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8.57万元,同比下降93.39%。中影表示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第二季度期间,上海、深圳等多个一线城市疫情形势严峻,影院大面积关停从而影响了观影消费。
就内容本身来说,中影在近两年制作的市场大片均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展现了其操盘头部项目的扎实能力:去年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获57.7亿票房破内地影史总票房纪录;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水门桥》亦取得40亿票房;暑期档爆款《独行月球》也有中影参与出品。
基于此,中影也将公司的资金更集中地投入到头部电影的生产中。从项目储备的角度来看,中影的业绩将迎来好转。其主控的主旋律大片《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或有望再现《长津湖》《水门桥》的超高票房成绩;科幻片方面有《宇宙探索编辑部》与《流浪地球2》,此外其联合出品的《长空之王》、《热烈》等影片,均有“爆款”潜质。
03
持续亏损:华谊、北文
华谊兄弟
据华谊兄弟半年报,其2022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下滑63.4%,净亏损达1.92亿元。自2018年来,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65亿。
多年的经营不善,让华谊兄弟陷入负债累累的境况:一方面,公司此前于实景娱乐等领域的大笔投资并未带来良好的营收效果;另一方面,出品的电影内容亦没有特别亮眼的票房成绩。其大股东腾讯也于8月初进行减持,持股比例从约7.94%下降至4.99%。
2022上半年,华谊兄弟尚未有亮眼的出品内容为公司带来新转机。下半年,其还有陈正道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爱很美味》待映。该IP在去年剧集市场是“小而美”的黑马,原班团队新开发出的电影版口碑是否能再续佳绩,这或为华谊扭转局面的关键。
北京文化
曾出品过《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等爆款作品的北京文化,近年来由于财务造假等负面消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上半年北京文化持续亏损,但幅度同比收窄。财报显示,2022上半年,北京文化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3000万元。
这半年来,除了《攀登者》《流浪地球》《我和我的家乡》的重映收获少量票房之外,该公司还未有作品取得较大声量。反倒是再次传出负面消息:7月初,北京文化收到了登峰国际、壹同传奇等多家影视公司的起诉状,被请求判令支付金额总计达1.57亿。这些公司表示,他们与北京文化的合作项目中尚有相关款项未收到,公司核心关联人包括吴京、陈思诚等艺人。
前有“财务造假”,后又与合作方“对簿公堂”,北京文化可谓深陷负面影响之中,其参与出品的影片《749局》《不知不觉爱上你》将于下半年上映,市场反响是否会受到牵连尚未可知。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