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任务。现在,粤东粤西粤北各地晚稻插秧工作陆续进入尾声,逐步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值此时节,在农户们抢抓有利时机忙活起来的时候,我们聚焦粤东粤西粤北的田间地头,展现各地农作物长势,凸显广东农业生产持续向好态势,敬请垂注。
“最近不忙,产业园定时派人帮忙打理,田间管理压力不大。我对这片地的收成还是有信心的。”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潭围村村民吴姨口中所讲的土地,位于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作为种植户的她在今年早稻种植期间把100余亩土地托管给了产业园,种子、打田、插秧、统防等各个环节均享受社会化服务。
现在,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已种植逾3万亩晚造水稻,目前已全部进入秧田管理阶段。据可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划覆盖海丰县、陆丰市全域各镇、村,建设期2年,目标是推动汕尾粮食安全和丝苗米品质双促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重要基地。
围绕晚稻种植,汕尾全市铆足干劲。汕尾市农业局种植科科长杨永贤表示,今年为了增加晚造水稻种植面积,汕尾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推出了《汕尾市撂荒耕地复耕行动方案》,对耕地进行督导检查,实行周进度汇总、月通报制度,对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不力、存在大面积耕地撂荒的县(市、区)进行通报。
“同时,我们也积极提高种粮的效益,拉动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杨永贤介绍,如海丰县积极优化晚造水稻品种布局,因地制宜推广香雪丝苗、莲香丝苗等9个优质水稻品种,优质稻种植达90%以上;陆河县加大农机购机补贴,对新购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打米机、冻库6类农业机械,除享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外,县财政再按国家购机补贴标准1:1给予叠加补贴。“通过一系列措施,汕尾市粮食种植面积稳步提升。”
【统筹】陈丹佳 南小谓
【记者】韩安东 郭杨阳 陈锴进
【见习记者】黄嘉叶 汪旭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