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湛江糖艺师陆海明的工作室,空气里弥漫的香甜气息立刻把人笼罩起来。白砂糖、翻滚的糖浆、晾干的糖块、糖艺半成品……这里的一切无不诉说着糖艺师的事业有多“甜蜜”。
糖艺是指将砂糖、葡萄糖或饴糖等经过配比、熬制、拉糖、吹糖等造型方法加工处理,制作出具有观赏性、可食性和艺术性的独立食品或食品装饰插件的加工工艺。糖艺制品因造型多样,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而成为餐桌装饰品中的“座上宾”。
取材于自然,美食与艺术相结合
将白砂糖与水按照配比调整好,开水煮沸至170度,任由其翻滚、沸腾、蒸发,由稀释的糖水变成浓稠的糖浆,待糖浆熬煮至颜色淡黄,液体黏稠,即可倒出软膜晾干成型,以待使用。
“如果要做一些需要颜色的部件,就需要在熬煮糖浆的时候加入对应的果汁颜色调料。”陆海明介绍道,湛江是滨海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海洋与农产品资源,糖艺制品中有颜色的部件基本都是用农作物或者海鲜熬出来的酱料进行调色的,比如紫色是火龙果汁、褐色是墨鱼汁、黄色是芒果汁……取材于自然,以更惊喜的方式回馈社会。
按照需求取出一方糖块,在溶糖机下高温软化,再通过拉、捏、剪等工艺,一方普普通通的糖块成了某件艺术品的零部件,令人见之欢喜,于是,糖块被赋予了让消费者愉悦的新使命。
糖艺制品色彩丰富绚丽,质感剔透,三维效果清晰,是西点行业中最奢华的展示品或装饰原料。在国际上糖艺制品被当作西点师的一个小技能来对待。组合装饰才能充分体现出原料的材质美和造型美,给人以色、香、味、形、器俱全的全面感觉,从中体现出饮食文化的特点而得到美的艺术享受,如蛋糕上的翻糖公仔。
糖艺在湛江的发展历史已无从考究,除了在西点上可以看到糖艺制品的身影,在如今的中式餐桌上其身影。为了提升菜式吸引度,让餐桌摆盘更具可观赏性,一些具备中式文化的糖艺制品常常用以摆盘装饰,如陆海明的《松鹤延年》《白鹤闲游》《节节高升》等具有祥瑞意义的作品。
得天独厚,来自“中国第一甜县”的底气
湛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历来出产的蔗糖品质极佳,是广东主要的糖蔗产区。尤其是遂溪县,连续16年在甘蔗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甘蔗总产量方面位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第一甜县”,其种蔗制糖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以前。
目前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约60万亩,为了提升甘蔗机械化种植进程,提升甘蔗效益及附加值,遂溪建设甘蔗主题公园,一方面作为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利用科技的力量促进甘蔗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甘蔗制品的精深加工,制作红糖等保健食品,延伸产业链条,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湛江糖艺事业发展增添了底气。
作为国家食糖调控骨干企业、湛江糖业龙头企业,金岭集团也一步步见证着湛江这份“甜蜜事业”的发展,并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近年来,金岭集团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开始从事原糖深加工业务,搭建起榨季榨蔗产糖与非榨季炼糖加工生产相结合、制糖生产与仓库储运相结合、自主制糖生产经营与中央储备糖储运加工生产相结合、制糖产销和白糖套保金融相结合、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五结合”经营平台,深耕食糖主业。
依托食糖产业开发,金岭集团结合“粤菜师傅”工程特点,挖掘湛江制糖业深厚的古文化气息,设立粤菜师傅工作室,以糖艺为引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企业帮扶带动振兴农村经济。
【撰文】陈海兰
【通讯员】许文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