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院所赋能:佛山广工大与4家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南方+ 记者

8月31日,以“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企业技术研究院签约及授牌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举行。

会上,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共建精美医疗口腔设备与器材研究院、清极能源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北创光电智能镜头技术研究院、鼎勤科技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4所研究院、研发中心。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共建精美医疗口腔设备与器材研究院、清极能源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北创光电智能镜头技术研究院、鼎勤科技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4所研究院、研发中心。  白桦 摄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共建精美医疗口腔设备与器材研究院、清极能源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北创光电智能镜头技术研究院、鼎勤科技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4所研究院、研发中心。  白桦 摄

此次签约的企业,涵盖口腔医学精密设备、氢能燃料电池、智能镜头、智能装备等尖端技术领域。

“南海区作为佛山的经济大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制造业创新是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永欣介绍,共建的四所企业研究院将重点围绕南海区传统产业转型、支柱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广东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签约企业之一,“公司已经研发了四代的耐久性测试平台,但仍不完善。我们马上要做第五代,通过共建研究院我们可以与广工大合作,一起把项目落实。”该公司总经理贺掌文说。

鼎勤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表示,此次与广工大研究院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既有助于帮助企业打造研发实体以及高端人才的载体,建立公司技术研发的护城河,推动前沿创新成果产业化,加速布局产业链,还能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科技软实力。

近年来,南海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出台了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从需求出发,着重构建企业牵头、科创平台支撑的创新联合体;建立科创平台与本地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集聚和延伸效应的科创成果对接转化的“标杆项目”。

而在南海区背后,是整个佛山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升级。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提出支持佛山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技术创新生态。此前,佛山提出“515”战略目标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务必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领头羊,明确鼓励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建立联合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协同创新机构。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达明表示,“十三五”以来,佛山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一些重大平台已经获得很大的突破。此次签约,是科创平台与高成长企业深度融合,探索大院大所赋能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尝试、新思路,对于形成企业创新发展生态的有效途径、提升佛山市产业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梁达明说,接下来,佛山市科技局将大力支持大院大所加企业的融合发展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推动科技与产业资本对接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与佛山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和有效转化,加快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佛山科技创新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佛山市、南海区财政投入超 100 亿元,在南海区培育科创平台超30家,包含省实验室、成果转化类平台和公共服务类平台。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专注于细分领域,构建了符合南海发展需要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南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在,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正在为南海区搭建起“人工智能与半导体+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产业生态。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表示,未来研究院还将继续与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共建政府、创新平台、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平台与本土企业充分对接,链接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和高端创新资源,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助力高成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白桦

【南方日报记者】肖霞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