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记者获悉,东莞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2022年秋冬季森林火险形势分析研判报告。
森林火险风险等级较高需注意防火
今年截至8月25日,东莞气温略偏高,降雨和日照偏少,相对湿度较常年偏高。东莞国家基本气象站录得平均气温23.2℃,较常年同期(22.9℃)偏高0.3℃,较近三年同期(24.1℃)偏低0.9℃。降雨量1509.1毫米,较常年同期(1526.2毫米)略偏少1.1%,较近三年同期(1425.0毫米)偏多5.9%。日照时数1080.9小时,较常年同期(1118.5毫米)偏少3.4%,较近三年同期(1137.8毫米)偏少5%。
东莞秋冬季(9-12月)历史同期平均气温22.6℃,平均降水量312.5毫米,日照时数734.3小时,相对湿度68.4%;近三年平均气温23.1℃,平均降水量264.5毫米,日照时数748.9小时,相对湿度68.7%。
预计东莞9月降水正常略偏少,气温偏高,主要降水过程有两次,出现在9月7-10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4-17日(大雨,局部暴雨),9月中旬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预计东莞10-12月气温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降水整体节奏具有前多后少的变化特点。10-12月天气较干燥,其中11-12月出现持续干燥天气概率较大,森林火险风险等级较高,需注意森林防火。
强化涉山火隐患区段管理
根据东莞市2020年森林资源小班档案数据统计,东莞有高等维管植物1630种,以双子叶植物纲为主,占总数的83%,草本种类丰富,仅禾亚科有90种。在物种组成中,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种类则较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较易由地表火上升为树冠火,火势蔓延较快,不易及时扑救。
东莞多年前已经禁止计划烧除、炼山等野外用火行为,全市农事用火集中在秋冬季,主要是露天焚烧田间杂草、树叶等。东莞林区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点,包括:城市、居民点、加油站、液化气站、储油库、危化品库、输配电线路、林内风电项目、天然气管线等。
根据东莞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数据显示东莞市与林区接壤的油站汽库64个,已指导各镇街建档登记,督促经营主体开展隔离带清理。
截至今年8月,东莞出动无人机、直升机480架次,对森林防火区1984处杆塔进行精细化可见光检查及红外线检测,对1323处涉山火隐患区段进行激光雷达扫描、全景摄像建模工作,未发现设备发热异常情况。
确保一有险情及时得到处置
东莞现有全市建有市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支共35人,队伍营房在大岭山森林公园长安景区出入口附近;镇级专业森林火灾扑救队伍2支共70人,依托大岭山镇消防救援大队、谢岗镇消防救援大队组建而成。市属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8支共200人,分别在省属樟木头林场,以及市属大岭山森林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各2支)。各有林镇街(园区)分别组建了镇级半专业护林防扑火队伍,共有600余人。
目前,东莞有306个涉林村(居),根据《东莞市贯彻落实“阳山经验”强化基层森林防灭火能力工作方案》的要求,预计各队伍组建完成后,全市村(居)一级森林扑火力量可达1200余人。
大岭山森林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是市民、游客较常去的休闲旅游场所,重要节假期间人流量大,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高。在一些重要节假日,或森林高火险期,市森防办均会组织市森林消防大队到这几个森林公园巡防巡护,确保一有险情能够及时得到处置。各有林镇街(园区)根据各自辖区的实际情况,组织镇消防救援大队、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护林员到高火险区域驻防。
加强对火险形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预测,预计全市9-12月气温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10-12月天气较干燥,其中11-12月出现持续干燥天气概率较大,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防灭火形势严峻。
干燥天气与群众野外用火行为相叠加,如烧烤、焚烧杂草和树叶、点烧马蜂窝,高速公路过往车辆驾乘人员随意丢弃烟头到路边等行为,容易引发森林大火。
若森林火灾发生在东莞东部山多林密的重点有林镇,蔓延成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增大扑救难度和火灾损失,威胁扑火人员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若火场附近有居民区、医院、景区、工矿企业、油气输送管道等重点目标,且火势控制不力,则容易出现群死群伤事故。预计11-12月因出现持续干燥天气概率较大,是秋冬季森林火灾发生风险最大、森林防灭火形势最严峻的时段。
■相关:工作建议
1.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督促各有关镇街(园区)应当将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灭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按照《东莞市森林火灾防治规划(2021-2025年)》《东莞市森林火灾防护参考标准(2021-2025年)》《东莞市贯彻落实“阳山经验”强化基层森林防灭火能力工作方案》制定的工作任务,逐步推进防火检查站、火险监测预警设备、防火道路、防火隔离带、防灭火物资库、消防水池水桶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扑火装备物资配备,提高火源管控、林火阻隔和以水灭火能力。同时,要做好已建成的消防水池、水箱的蓄水工作,确保山火发生时有足够水源开展扑救工作。
2.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护林防火工作中。加强护林员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护林员的管理和考核,开展评先评优、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活动。二是提高森林消防队伍业务技能水平。举办东莞市首届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市森林消防大队到外市开展野外高强度拉练,提升全市森林消防队伍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推动市森林消防大队扩建队伍和营房。
3.大力抓好野外火源管控。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和火源治理。对林区内的森林防火重点部位开展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对坟边、林边、地边、隔离带、旅游景区内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进行清理。
二是加大对违规野外用火的查处力度。严格整治危害防灭火安全的违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吸烟以及违规炼山造林、烧疫木、点烧隔离带、施工作业跑火等隐患问题,依法从严从速查处火灾案件。
4.广泛做好防灭火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进林区、进企业、进村(居)、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活动,普及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基本常识、逃生技能以及玩火纵火造成森林火灾的后果,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本领。
【记者】何建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